
杨虎城将军课件.ppt
24页杨虎城简介,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陕西蒲城人、民国陕军成就最高的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鼓动张学良出头发动“双十二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2]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少年杨虎城,,,杨虎城之变,普通士兵 关中刀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向字营与清军作战袁世凯成为总统,裁减民军,他当兵两年后退伍回乡当年去姑母家所在的村庄,打死来收债的恶霸秀才李桢,遂落草上山,又拦截了一批税款,买了一支曼利夏步枪,逐渐拥有六、七条枪,百十号人,成为同州一带著名的刀客功罪三秦,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杨虎城和麻振武部在渭北激战 1925年支持驱逐吴新田运动,在岐山、宝鸡地区重创向汉中撤退的陕西督办吴新天部 1926年吴佩孚和张作霖对国民军开战,刘镇华率“镇嵩军”抵达西安西安攻防战接连出现激战8月,城内弹缺粮尽,已陷危境时任陕西军务督办的李虎臣 向杨虎城求援,杨虎城进军西安遂拉开了北伐三大守城战之首,历时八个月,饿死6万人的西安防御战的序幕。
最后杨虎城和李虎臣下令城内部队全线出城反击镇嵩军全线崩溃杨虎城将军含悲手书一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中原搏杀,,,西安事变,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 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 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刀客被害,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控制,被迫去欧洲“出国考察”,继续批评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多次致电要求回国参加抗战1937年12月他偷偷回国,和秘书、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2年其间,杨虎城小女儿出生,妻谢葆贞病死1949年,转向亲共之李宗仁下令释放他,但是命令并未被施行1949年9月6日,国军弃守重庆前夕,毛人凤受蒋介石指示,在其直接命令下,杨虎城及其幼子、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样进行、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葬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之“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内。
主要成就1,文教水利 杨虎城主政陕西时期重视发展文化教育和水利等事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长期的军阀混战使陕西教育濒于凋敝,教育经费几乎被挪用一空,杨虎城决定缩减军费开支,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建立“教育基金”,并组建了一个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以监管经费使用 杨虎城自己出钱,在家乡孙镇、蒲城县,创办了很多学校,其中尧山小学、尧山中学最为驰名,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先进的学校至今仍是陕西省重点中学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来源,杨虎城还筹办了咸阳炼油厂补充学校的经费,另外还在蒲城的洛河边购置了三千多亩水田作为学校的资产 倡办水利工程专校、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及设置黄河水电站,提出治黄构思及理论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梅惠渠于1936年开工,1938年完成[1]主要成就2,创办医院 辛亥革命后近二十年,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陕西的医药卫生事业几乎一片空白杨虎城在参加北伐后,就改组了部队军医机构入陕主政后,他进一步充实了十七路军军医处,克服经费困难,设立了省人民医院1931年3月24日,正式开诊,第一年全部免费诊断并聘用省内知名专家姚尔明、吴济棠等,斥巨资从国外买回X光机等设备,建立了检验室,开展胸部透视、拍片和四大常规检查,使得省立医院成了西北首屈一指的医疗机构。
兴办药厂和助产学校,1932年陕西霍乱时期从军费中拨出专款购买设备自主研制疫苗[1]人物评价,以身殉志,不亦伟乎!,人物评价,中国共产党:杨虎城为“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为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人物评价,张学良:自台北亲书贺词“敬念杨虎城先生百岁诞辰”说杨虎城不过陪衬,后悔搭了杨虎城,西北军没用,令其伤心极但张学良亦表示杨虎城是一个好人,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12]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袁荫盛:纵观杨虎城将军一生,他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捍卫者,他通过亲身实践走上了“联共救国”的道路,他是国民党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物评价,台湾学者郭冠英:国民党应抚平历史伤痕,正确看待“西安事变”遭囚禁12年后,却被杀害,杨虎城受到了很大的冤屈西安事变”是一个爱国行为,国民党应积极抚平历史伤痕[,后世纪念,申请平反,杨虎城诞辰120周年之际,杨虎城之孙杨瀚第二次写信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尊重历史事实,在法治人权的大原则下对当年蒋介石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和平反。
[14]国民党党史馆主任王文隆表示,西安事件受军法审判,没有平反问题人物评价,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因为抗日的问题和蒋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发动了“西安事变”史家对这些问题不尽然,不过从过去的历史看来,至少后来国共携手抗日,不能不说和“西安事变”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至少“西安事变”也有助于后来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这样的历史事实,后世纪念,故居,杨虎城的故居,又称杨公馆,位于蒲城县城东槐院巷二十九号,分东西两院建于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传统式的民居宅院,杨虎城将军与其母孙一莲、夫人张蕙兰、谢葆真及儿女都曾在此居住过故居收藏的有杨虎城将军生前用过的部分桌、椅、床、柜等家具和杨虎城母亲孙老太太六十大寿时亲朋赠送的部分礼品九十多件还展出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和连环画一套,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和他的战斗历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虎城与张学良两位将军西安事变前夕互赠互勉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寄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