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教案1.pdf
11页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教案(3)教师姓名:张万祥授课对象:社会体育系2009 年级运动训练班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课程类型必修授课题目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的目标授课形式理论课讲授授课时间2011 年9 月12-16日周次/课次1 周/4 课时教学目标基本掌握学校体育的结构,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现行的学校体育目标重点、难点学校体育的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现行的学校体育目标教具常规教育技术电 脑 投 影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90备注教学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180分钟)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一、运动教育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 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讲,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训练,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四)课余体育竞赛对于学生的体育不仅是在运动场上进行,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和全校教职员工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二、家庭与社区中的体育板书讲述板书讲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1 页 -家庭与社区中的体育是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为了增进学生健康和社区的各种各样体育和健康保健活动为了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家庭和社区中的体育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是增进学生健康的有效措施和基本条件不同家庭保持经常的联系,就不可能关心他们的健康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学校体育目标集中体现人们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制,体育教学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中的体育价值的理解,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一)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学校体育目标,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无论是将学校体育的结果视为精确规定的、固定的终点,还是无尽的点中的一些点,或是一些非预期的点的出现,对于学校体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认为,学校体育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结果的期待,具有一定的终结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终点,只是整个体育过程的互相联系的一个一个的“歇脚点”,而不是整个体育的终点杜威认为在教育中:“人们所追求的终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点,而是持续的旅途上的一个个歇脚点二)不同指向的方向性学校体育目标是特定的价值取向的反映,而价值取向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学校体育目标不是已经实现的现实,“目标是指一些我们还未达成的事项和完成的任务,所以不能是事实;同理已达成的事项和完成的任务也不能是目标因此,学校体育目标是对通过学校体育的学习结果的期待与前瞻,对于激励师生共同努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学校体育目标不是已经存在的现实,而且,所提出的学校体育目标会比学生现有水平、能力等要高往往是要求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要消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达成目标是需要付出努力,甚至经过非常艰辛的努力才有实现人们通常从不同的层次来表达学校体育目的和体育目标汉语中通常将“目的”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想要获得的结果”;“目标”则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的”带有最终的意思,而“目标”则带有层次性、阶段性,如总目标、领域目标等整个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前者依次是后者的上位概念,后者依次构成前者的下位概念。
教育目的与目标是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目的是实践活动主体对实践活动所要实现或创造的结果在观念上建构的预期模型或想像形象美国艾伦 C 奥恩斯坦指出:“目的是总的表述,为指向某种未来的结果或行为的具体行动提供框架和方向目的是指向理想的或者鼓舞作用的美好远景的起点,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陈述,为教育者提供了教育过程的指引教育目的预期通过教育在学生身上发生的理想的变化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比较长远、抽象、主观和深刻学校体育目的涉及的是一般的体育过程,是整个体育,甚至是整个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学校体育并无一个特定的计划可以直接实现这样一些目的,但学校内大量的体育活动在许多方面可能反映它们当学校体育目的转向体育课程或特定体育活动板书讲述板书讲述讲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1 页 -时,目的就变成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上具备怎样的层次、类型和基本规格,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一定的体育目的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它一般是由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体育课程目标是回答“就体育课程而言,你想要学习者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地?”体育课程目标提出的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但并不具体指明特定的学习内容,而是指出达到目标的学习者的某些特征如何将体育目的转换为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学习领域是在体育课程中按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学习领域目标是指期望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体育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我国新颁布的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划分学习领域是为了给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地方、学校、体育教师、学生指明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在那些方面发生变化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的划分有利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从教育的角度理解、把握体育的价值,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目标: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达到的体育课程目标的程度和所学习内容的特点划分的等级。
水平目标指不同学段与水平的学生在各个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为地方、学校、体育教师指明了某一水平的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只是具体指出学生在学习后应该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学习水平的划分,一方面为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指明了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为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各地、各校和体育教师应根据水平目标所提出的要求指明的方向,结合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前所拟定的教学指标它可作为师生共同努力的标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所能得到的结果课余体育训练目标是预期通过对少数具有一定运动潜能的学生的训练能得到的结果课余体育竞赛目标是预期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形式丰富的运动竞赛能得到的结果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是为学校体育提供几个方面的依据:(一)为学校体育本质学校体育目标是选择体育内容的依据。
学校体育目标对什么样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经验最有价值作出判断,为选择体育的内容指明方向,并界定了体育的内容范围学校体育目标是体育完成时学生能够在那些方面做到什么学校体育目标是选择、组织、改造体育内容和开展体育讲述板书讲述讲述板书讲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1 页 -活动的基本依据在选择学生的学习内容时,应依据体育目标进行选择二)学校体育的方向性因为学校体育目标在指明选择学校体育内容的过程中,实际上也隐含着对如何教学这些内容的思考与判断,所以,学校体育目标为体育的组织形式、方法提供了前提它决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和类型,也决定着体育内容的结构方式以及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为具体的实施的策略提供指导三)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学校体育目标构成了对体育内容和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学校体育的评价实际上是主要是依据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和效果进行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学校体育目标越能被社会,尤其是被学生所接受就越具有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训练竟活动的指导作用和渗透作用。
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学校体育目标越是能被社会,尤其是被学生所接受就越具有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训练竞赛活动的指导作用和渗透作用一)学生的需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体育将无从谈起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平?学生的需要从内容维度上看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儿童需要以学习为基本手段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目的这两方面的需要是相辅相成,我们在制定体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两种需要之间的依存,在确定体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某一学段的学生能够学习什么?需要学习什么?怎样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需要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既包括学生当前的需要,也包括学生的长久的需要,仅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不一定能保证为学生走上社会提供良好的准备,仅满足长久的需要,又容易将成人化的体育内容强加给学生,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外在的过程。
学生的需要从学习的性质来看,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也包括学生在后天的体育过程中形成的自觉的需要以学生的自发需要为基础,利用这种需要来达到体育的目的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要了解作为学校体育特定对象的特定的学生的特定情况,但这种教育目的,同社会的一般目的一样,也是那些参加教育活动的个人意志行为与主观选择的结果二)、社会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培养全面发讲述板书讲述讲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1 页 -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为中国经济振兴做出贡献,这是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存在发展的,总是为一定的社会的需要服务的人类生活无论怎样的不同,均包含着特定活动的表现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就是明确且适当地为这些特定活动做准备的这些活动无论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