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三十五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考核方案.doc
4页永吉三十五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有效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新一周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一、考核原则1.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坚持全员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将应用考核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二、考核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下的教学能力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三十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教师根据个人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参加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考核。
3.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及自主选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完成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后方可参与本应用考核三、考核实施(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县区校本应用考核”的路径1.校本自测即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2.教师互学互评它是指教师完成50学时(线下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3.县区校本应用考核它是指由进修学校组建考核专家团队,通过考核平台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二)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1.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2.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100分的,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等次。
具体细则:评价维度评价指标任务考核观看课程25分观看3个能力点对应的网络课程,至少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最高可得25分校本活动10分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线上活动,每个2.5分,满分10分提交成果15分提交能力对应点的研修成果,每个成果5分,最高可得15分实践测评互学互评10分对平台推送的相同能力点的其他成果进行互学互评,最低互学互评3个,满分10分成果认证30分研修成果有学校管理员和专家双重审核打分后获得成绩,满分30分校本实践10分学校管理员结合教师校本研修情况对教师进行打分,满分10分四、考核管理1.成立考核组织机构,做好参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重点做好教师学习记录与评价、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工作;加强教师校本应用考核与所选课程模块的一致性管理,确保有效选学、学以致用2.考核采取分层、分类原则通过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3.应用考核坚持全员性、激励性原则将本次研修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和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的必要条件。
4.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通过评测中心、监测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常态化监测,构建面向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考核体系。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