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深圳盐田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doc
21页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广东省深圳盐田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批阅人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的平方根是( )A.3 B.﹣3 C.3和﹣3 D.2、(4分)已知△ABC的三边之长分别为a、1、3,则化简|9-2a|-的结果是( )A.12-4a B.4a-12 C.12 D.-123、(4分)如图,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C,D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A.12 B.16 C.20 D.244、(4分)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则的值为( )A. B. C. D.5、(4分)如图,在中,D,E,F分别为BC,AC,AB边的中点,于H,,则DF等于( )A.4 B.8 C.12 D.166、(4分)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4分)如图,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8、(4分)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因式分解:__________.10、(4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方程的两实根,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11、(4分)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B=,CD=5,那么∠D的度数是_____.12、(4分)点A(0,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点A’的坐标为_____.13、(4分)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有______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2分)某校对各个班级教室卫生情况的考评包括以下几项: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两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表:(单位:分)门窗桌椅地面一班859095二班958590(1)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2)按学校的考评要求,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三项得分依次按25%、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卫生成绩高?请说明理由.15、(8分)如图,在中,对角线BD平分,过点A作,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E作,交BC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求EF的长.16、(8分)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17、(10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BC;(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BC;18、(10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其整数解.B卷(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计算:π0-()-1=______.20、(4分)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___(结果保留根号).21、(4分)已知函数y=(k-1)x|k|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___22、(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顶点A(m,2)和CD边上的点E(n,),过点E的直线l交x轴于点F,交y轴于点G(0,-2),则点F的坐标是 23、(4分)若一次函数y=kx+1(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8分)计算:解方程:.25、(10分)将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位于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至其上方后,所得的折线是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1)当b=0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与y=|x+b|的图象,并利用这两个图象回答:x取什么值时,比|x|大?(2)若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在直线y=1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满足0<x<3,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26、(12分)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B=60°,∠C=30°,AD=4,BC=10.求:梯形两腰AB、CD的长.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3,∴的平方根也就是3的平方根是±.故选:D.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的平方根认为是9的平方根,得出±3的结果.2、A【解析】二次根式的化简:①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详解】解:由题意得 2<a<4,∴9-2a>0,3-2a<0 =9-2a-(2a-3)=9-2a-2a+3=12-4a,故选:A.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化简,熟练掌握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出AD,再根据菱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E、F分别是AC、DC的中点,∴EF是△ADC的中位线,∴AD=2EF=2×3=6,∴菱形ABCD的周长=4AD=4×6=1.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出菱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图象经过原点的特点,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m=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一次函数y=kx+b(k≠1)中,当b=1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5、B【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AH⊥BC,E为AC边的中点,∴AC=2HE=16,∵D,F分别为BC,AB边的中点,∴DF=AC=8,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①已知∠A=∠B+∠C,由∠A+∠B+∠C=180°,得2∠A=180°,所以∠A=90°,它是直角三角形;②三个内角之比为3∶4∶1.则这三个内角分别为41°,60°,71°,它是锐角三角形;③④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直角三角形.因此①③④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7、B【解析】首先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再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详解】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1;解第二个不等式得:x≤1,在数轴上表示,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 “≥” ,“≤” 要用实心圆点表示; “ <“ >” 要用空心圆点表示.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分式有意义.【详解】分式有意义,则x+1≠0,即.故选:A考核知识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理解定义是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解析】先提取公因式x,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本题考查提公因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0、2【解析】解:x2﹣14x+41=0,则有(x-6)(x-1)=0解得:x=6或x=1.所以菱形的面积为:(6×1)÷2=2.菱形的面积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的特点和根与系数的关系.11、60°或120°【解析】该题根据题意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正确画出图形,根据已知易得直角三角形DEC的直角边和斜边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详解】①如图1,过D作DE⊥BC于E,则∠DEC=∠DEB=90°,∵AD∥BC,∠A=90°,∴∠B=90°,∴四边形ABED是矩形,∴∠ADE=90°,AB=DE=,∵CD=5,∴sinC==,∴∠C=60°,∴∠EDC=30°,∴∠ADC=90°+30°=120°;②如图2,此时∠D=60°,即∠D的度数是60°或120°,故答案为:60°或120°.该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该题的关键一是:能根据题意画出两种情况,二是:把该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从而即可求解.12、(2,3)【解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A′的坐标为(0+2,3).解:点A(0,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点A′的坐标为(0+2,3),即(2,3),故答案为:(2,3).13、3【解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解集,再确定其正整数解即可.【详解】去括号,得:3x+3≥5x-3,移项,得:3x-5x≥-3-3,合并同类项,得:-2x≥-6,系数化为1,得:x≤3,∴该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共有3个,故答案为:3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一班的平均得分90,二班的平均得分90(2)一班的卫生成绩高.【解析】(1)、(2)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一班的平均得分=(95+85+90)÷3=90,二班的平均得分=(90+95+85)÷3=90,(2)一班的加权平均成绩=85×25%+90×35%+95×40%=90.75,二班的加权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