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可打印).pdf
10页2021202120222022 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可打印)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可打印)(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2、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 2.5g 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C移动游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3、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4、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B铁丝生锈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6、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7、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1/10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8、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C氮气 二氧化碳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1、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2/10A水分子间的间隔: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D发生了化学变化12、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13、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1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5、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3/10CD16、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 a 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 b 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 b 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 a 口进气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1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C隔离可燃物 B降低着火点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19、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10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20、某纯净物 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 C、H 元素,不含 O 元素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 14:11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 7:6D该纯净物中 C、H 原子的个数比为 1:4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易燃烧,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边汽化,边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5)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_;(6)描述酒精用途的有_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煤、石油和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5/10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3、分析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从给定的选择项中把可能的原因用字母填入括号内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破裂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_;(3)将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却未能看到细铁丝发生燃烧_;(4)制氧气时加热后却发现管口没有气泡产生_A试管口未放棉花 B试管外壁有水 C装置漏气 D氧气不纯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 5 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2)步骤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步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6/10(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2、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_(填“燃烧”或“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 _,该现象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80条件下,A 装置水中的白磷_,在通氧气时,B 装置热水中的白磷_,该现象说明可燃物通常需要在有_的条件下才燃烧2)图 A 与图 B 所示实验相比,图_ 装置符合环保要求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计算:(1)CO(NH2)2中共含有_(写数字)种元素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3)若 CO(NH2)2中含有 3g 氮元素,则该 CO(NH2)2的质量为_g(计算结果精确到 0.1)2、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 100.0g 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小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7/10、(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2)该过氧化氢溶液的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H:1 O:16)8/1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D2、A3、C4、C5、C6、D7、B8、C9、B10、C11、A12、C13、C14、A15、B16、A17、D18、C19、D20、D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2、天然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2CO22CO A、D A3、B A D C9/10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五分之一难不活泼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压强不会改变2、燃烧不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1)4(2)60(3)6.4g2、3.2g;6.8g10/10燃烧氧气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