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三年级数学单元计划.docx
6页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方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同学第三次接触时间, 同学已经熟识了几时几分, 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熟识 “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帮忙同学熟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同学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留意让同学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育同学的实践才能;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熟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运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单元课时支配: 约 4 课时;其次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 单元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 100 以内),会正确运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同学能够结合详细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育估算意识;3.培育同学依据详细情形挑选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单元重、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的算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的算法;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进位、退位) ;探究进位退位的过程,懂得算理;3、把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单元课时支配: 约 4 课时第三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不仅要让同学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 ,由于同学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忙同学熟识;主要特点有:1.借助同学的生活体会引出长度单位,帮忙同学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2.重视估测意识和才能的培育;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熟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 1 毫米、 1 分米、 1 千米的长度观念和 1 吨的质量观念;2.使同学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使同学经受测量的过程,进展测量技能,培育估测意识和才能;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同学熟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 1 毫米、1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 千克;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同学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单元课时支配:约 6 课时第四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运算;2.加强估算;3.表达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4.让同学运用迁移类推才能进行运算;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运算过程来帮忙同学懂得;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正确运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同学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才能;3.懂得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1、让同学运用迁移类推才能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运算才能;2、加强同学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单元课时支配:约 9 课时第五单元倍数的熟识一、教学内容1.因数和倍数2. 2 、5、3 的倍数的特点3.质数和合数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2.使同学通过自主探究,把握 2、5、3 的倍数的特点;3.逐步培育同学的数学抽象才能;单元课时支配:约 6 课时第六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同学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绽开教学的, 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在详细情境中教学运算学问;2、重视学问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协作,让同学依据运算的实际需要挑选合适的算法;3、不再显现算理表达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同学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把握新学问;单元教学要求:1、比较娴熟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使同学经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3、使同学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估算;4、使同学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单元课时支配: 约 10 课时;第七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平行四边形的熟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运算,长度的估量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同学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几何学问;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熟识;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熟识四边形的特点,初步熟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2.使同学明白周长的概念,会运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量,培育同学的长度观念;单元教学重、难点:1、熟识四边形的特点,会运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量,培育同学的长度观念;单元课时支配:约 6 课时第八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熟识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同学把握了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初步熟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运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同学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同学所熟识并感爱好的现实情境, 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忙同学懂得一些简洁的分数的详细含义, 给同学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 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才能,本单元在分数的范畴上进行了肯定的掌握,只显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 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熟识几分之一,再熟识几分之几;全部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同学更好地懂得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 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1、供应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同学熟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懂得分数的意义;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熟识分数;使同学在积存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同学用纸折出 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详细情境初步懂得分数的意义;2、同学初步熟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洁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熟识分数的大小;3、会运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懂得分数的意义;单元课时支配: 约 5 课时第九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谁把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 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学问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仍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 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 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非常亲密,排列组合学问是学 习概率的预备学问;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洁的排列组合,这儿学习略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 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借助操作活动或同学易于懂得的事例来帮忙同学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2.利用同学已有的学问让同学逐步建构新的学问;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竞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显现过;3.利用直观图示帮忙同学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通过观看、推测、试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洁大事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育同学有序地、全面地摸索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使同学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使同学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单元教学重、难点:培育有序地全面地摸索;单元课时支配: 约 4 课时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十单元 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数与运算 ::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4、分数的初步熟识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 、时、分、秒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 、周长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六、实践活动总复习的编排留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同学对所学学问的熟识;同学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运算才能和估算才能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娴熟地运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熟识简洁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熟识分数的大 小,会运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熟识平行四边形,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运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熟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熟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 千克;熟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运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就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洁试验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洁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洁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摸索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才能;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9、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才能;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单元课时支配: 约 5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