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金银艺术课程ppt.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1159443
  • 上传时间:2019-09-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82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璀璨夺目 金银艺术,总的来说,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源远流长 2.一脉相承、自成体系 3.兼收并蓄 4.从富贵阶层走向民间 5.金银器盛世则兴,败世则衰,它们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不同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工艺复杂精细,技术含量很高 历代金银制品大致可以分为器物和饰物. 金银器物可以分为饮食器,信符玺印,容器,盥洗器,梳妆用具,陈设观赏品,宗教祭祀器 金银饰品可分为冠服,发饰,颈饰,耳饰,手饰,臂饰,胸坠饰 器物上的饰件有剑饰,车马饰,衣饰,还有各种货币等璀璨夺目 金银艺术,分类:,饮食器—掐丝团花金杯(唐代),腹部有4朵团花,圆形花蕊,围以6瓣,最外层又呈多裂式6花瓣这些团花均是金丝编成焊接于腹壁,外层6瓣边缘焊一周小金珠中心的圆形花蕊原曾镶有珠宝,现已脱落腹部上下沿及杯底的如意云纹亦由金丝编成,云纹边缘也焊有小金珠,金光闪闪的杯体上加上这些金丝编成的花朵、云纹,更是光彩熠熠,耀人眼目如果镶嵌的宝石不脱落的话,珠光闪灼,当尤为华美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杯,盘,壶,盏,碗,盅,锅,箸,勺,匙,温碗,盏托,茶具,羽觞,执壶,花口杯,提梁壶,信符玺印—清“和硕庆亲王宝”鎏金印,腰牌,符牌,印章,容器—金嵌宝石镂空花卉纹八角盒(清),此盒用金成色较高,盒上以镂雕、累丝及镶嵌三种工艺组成不同的纹饰,共镶翠、蓝宝石、红宝石、碧玺等上好的各色宝石318粒。

      清代金器承袭明代金器多镶嵌的特点并有所发展,工艺水平有所提高,纹饰较明代繁缛盒,缸,罐,盥洗器—金盆,梳妆用具—清乾隆掐丝珐琅螭纹方奁,陈设观赏品—汉鎏金银竹节熏炉,薰炉,香薰,金钟,瓶,挂屏,盆景,天球仪.,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0克 炉体呈半球形,通体铜铸,鎏金鎏银炉较深,子母口熏炉盖采用了汉代最为流行的博山炉造型器盖透雕出多层山形,山峰间有缝隙,在炉体中点燃香料,香烟就由器盖的缝隙中散出,弥漫于室内器足饰透雕蟠龙柄为竹节形自龙口伸出,分5节,上端铸有3条蟠龙,龙身鎏金、龙爪鎏银,龙首上承炉盘,柄下端连接圈足,整体造型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亭亭玉立,富丽端庄宗教祭祀器—鎏金佛像,造像,葬具,法器,祭器,香案,匾牌.,冠服—金冠,凤冠,冠顶,冠带,金银冠,步摇冠,冠花.,发饰—金步摇,发饰—明代鎏金蝶恋花簪,笄,簪,钗,梳,步摇,珠花,颈饰—清代和田玉蝴蝶包金项链,项链,项圈,排圈,金银冠坠,长命锁,耳饰—葫芦形金耳环,耳钉,耳环,耳坠,1977年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浦墓出土 明朝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 长6厘米,葫芦长3.2厘米,宽1.3厘米 耳坠作葫芦形,錾花,焊接等工艺制成。

      葫芦空心,坠部葫芦造型,拉丝工艺,上盖四叶手臂饰—金臂钏,钏,镯,戒指,指环,顶针,胸腰坠饰—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战国),压领,腰链,腰带,腰牌,战国,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长18.7、宽4.9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货币—金五铢 (汉),金元宝,金贝,金板,金饼,银贝,银饼,银元,银锭,金五铢,马蹄金, 麟趾金.,金银艺术——商至战国秦时期,商至战国时期——初发阶段 特点:清新活泼;以装饰品为主;分布范围扩大 早期的金银制品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 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 金面具、金冠带、太阳神鸟金箔饰等等,,三星堆黄金面罩,,太阳神鸟金箔,战国,冠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冠顶呈半球形,上面饰有四狼噬四羊的浮雕图案顶部傲立一只雄鹰,呈展翅向下俯视状其身与尾部系用薄金片打制成型,体内空身上压印有羽状纹,喙部突出,呈钩状头和颈部镶嵌有绿松石,头颈及尾部皆以金丝与鹰体相连,可摇摆活动 金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带组成有榫卯插合连接,组成圆形鹿形金怪兽(战国),秦代金银器迄今为止极为少见。

      但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技术,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金银艺术——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金银器风格形制丰富多彩,呈现出恢弘博大的气势. 东汉以后,金银器工艺开始脱离青铜器铸造的范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工艺类别. 两汉金银饰品的数量和种类都远远超过先秦时代,常见的为装饰品,车马器,带钩,器皿,金印等.,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长13.95厘米,直径2.6-2.7,壁厚0.13厘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错金银伞杆构件,金兽(西汉) 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之上,屈腰团身,首靠前膝,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似虎更类豹附耳瞪目,张口露齿,神态警觉,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通体锤饰圆形斑纹是在兽体铸成后再捶击上去的,大小相当,呈不规则的圆形,十分精美底座空凹,内壁刻有小篆“黄六”二字,为秦汉文字黄”指质地为黄金,“六”为序数通常所见的金器大都是捶击而成,而金兽却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实属罕见,弥足珍贵西汉《动物纹金牌饰》 金牌饰为长方形,四周以人字纹为边框,中间立怪兽,兽头似马,嘴略似鹰喙,颈部鬃毛飘卷身、爪似虎,腰细如豹,长尾垂地。

      怪兽上方布满镂空云纹 牌饰背面有麻布印痕及对称二系纽此为典型的鄂尔多斯式牌饰,富有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征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高5.9厘米 长6.2厘米,鎏金银铜马 马呈立姿,昂首挺胸,张口翘尾,周身鎏以 金银,黄白中相间线刻花纹,清新明快,小巧玲珑,为汉代工艺中的佳品金银艺术——魏晋南北朝隋,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亦遭受破坏这一时期成为历史上制造和使用金银器的衰落时期,金银器多为小形器件,大多数为首饰和服饰,少量为器物上的装饰. 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金银制品造型更加多样化,加工更加精美,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型,图案也不断创新.,,牛首马首金步摇冠(北朝),,西晋嵌绿松石龙纹金带扣,,累丝金龙配饰(北朝) 双龙项链金质,其上附加装饰为:钺一;盾、戟、梳各二北方骑马民族与内地汉族文化的完美融合的象征唐代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繁荣文学以诗为主流,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诗人,杰出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

      唐代诗歌流传到现在还保存将近五万首在美术方面,吴道子的人物画、王维的山水画、杨惠之的雕塑,都有突出的成就在书法方面,颜真卿颜体的敦厚,柳公权柳体的疏朗,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典范在敦煌,总共476个洞窟,隋代开凿95个,唐代开凿213个,占了五分之三在那里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壁画、塑像和装饰图案,是我国珍贵的艺术宝库金银艺术——隋唐时代,时代背景,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核心是唐,隋为其酝酿,五代是其延续唐代的工艺美术非常发达,不论是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等都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在艺术上、技术上和生产规模上,也都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的装饰艺术,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期,清新活泼,富丽丰满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还可在各种工艺装饰上看到它的影响 唐代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几个阶段而作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则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指初唐、盛唐时期,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中唐、晚唐是它的后期前后两期的工艺美术生产,有着不同的特色 唐代手工业生产分官营和私营两种,这两种性质的作坊,后来逐渐在各地形成了不同行业的制作中心官营作坊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例如少府监掌理百工技巧,总管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

      金银艺术——隋唐时代,时代背景,金银艺术——隋唐时代,唐代金银器特点:绚丽多彩 唐代金银器繁荣的原因: 1.与游牧民族的渊源 2.与外来文明关系密切,以罗马、粟特、萨珊、拜占廷为主的器物艺术系统对唐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受到“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的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笃信神道,追求长生不死,对金银器的发展无疑是一种促进金银艺术——唐代,唐代金银器装饰的突出特点有二个: 一、注重生活化 二、对外来装饰艺术的撷取 三、唐代金银器物的数量,大大超过金银饰物,成为金银器的主要产品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唐赤金走龙 工匠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的装饰由于是手工制作,每个与每个都不完全相同如此之小且并不具有震慑力的小金龙,有其特定的作用鹦鹉纹提梁银罐(唐朝) 大口,短颈,腹圆鼓,喇叭形圆足盖腹两侧均以鹦鹉纹为中心,四周绕以折枝花,形成圆形图案盖顶中心为宝相团花,周围饰葡萄、石榴和忍冬卷草纹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图案以垂撵法作出,装饰部位鎏金杯腹的八个花瓣即八个纹饰区,每区錾刻一组人物,或仕女,或狩猎人物仕女图为仕女戏婴、仕女梳妆、仕女乐舞和仕女游乐;狩猎图中有三幅为策马追鹿,一幅为弯弓射猛兽。

      杯腹下部莲瓣内填忍冬纹杯之内底,在水波、莲荷、游鱼之间,探出一象头,象牙光而长,象鼻上卷喷水花,似是大象在荷塘洗澡时的情景,富有诗意这种只见主纹而无辅饰的图案形式是西方的传统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唐),,双狐纹金花银双桃形盘 图案以垂撵法作出,装饰部位鎏金这种只见主纹而无辅饰的图案形式是西方的传统唐伎乐纹八棱金杯 八棱形杯体,束腰,器体厚重主题纹饰为八位手执乐器的乐工,分布于八个棱面乐工手执竖箜篌、曲项琵琶、排箫等狩猎纹银高足杯 这件银杯造型属西方式样,而猎手所着之幞头、窄袖袍却为唐服,装饰风格也具中国特色,体现了西方文化因素的中国化进程舞马衔杯银壶 为皮囊式马蹬形,壶身中央有模压凸出古代衔杯舞马,整件作品采用隐起錾花手法,处理十分得当加上高超的镏金工艺,金银色交相辉映,色条格外和谐皮囊式壶,一般多为契丹人所用何家村出土的这些银壶正是当时汉人与契丹人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唐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银盘为六曲葵花形,窄平折沿,浅腹平底,盘心出凸起并剔刻出一只鼓翼扬尾、偶蹄双足、牛首独角、鸟身凤尾的动物形象唐代摩羯纹金长杯 金杯的造型为四瓣海棠形,杯内底錾刻摩羯纹及火焰宝珠,底称以水波纹,周饰单向莲瓣纹,杯的内壁以花瓣栏形成四个区间,里面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錾刻对称折枝花。

      杯口沿内侧与圈足外侧各饰一周花瓣 杯心长鼻利齿的鱼身怪兽,古印度称做“摩羯”,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源唐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器 整体为一乌龟驮圆筒的形象,满饰多种花纹,造型奇异而装饰华丽与此玉烛同出的还有五十根以上《论语》为内容的酒令筹推测这件玉烛是用来装酒筹的金银艺术——宋辽金元,特点:清丽典雅 1.特点:有铭款的金银器显著增多;造型优美,素雅大 方,小巧轻薄,纹饰风格趋向写实 2.主要用途:衣饰器玩和佛像塑造 3.规模:金坑、金场14处,银场56处年收入金约1万余 两,银20万余两,主要供官营手工业之用 4.西夏、辽、金:金银制品相当发达用金银制作的马 具、饮食器、饰物和宗教器物达到较高水平鎏金八角银杯 杯身为八角形,器 壁双层,下接矮圈足,亦作八棱形,杯心錾刻《踏莎行》词一首口沿内壁饰卷草纹一周,外壁为八幅连续画面,表现新科状元宴饮游行等场面,与杯心《踏莎行》词内容相合每幅画面以凸棱间隔,下饰以方胜、卷草、如意等图案,圈足上亦饰一周卷草纹飞天头饰(金) 飞天迎风翱翔,头戴宝冠,面目清秀,双手前伸作献物供养状,屈右腿,帐帛裙带飘曳,身下祥云为柄,结构巧妙元银槎杯 槎用白银铸成,槎和人物都是先经过铸造,而后雕刻而成的。

      银槎的造型奇特,槎身作松柏纹理,其形如老树杈丫,银槎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一道人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