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6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6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简介本文档将介绍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开展数学学习的六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园老师开展针对儿童年龄特征和数学认知水平的有效教学,并提供教学反思和改进建议,以期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2. 教学目标2.1 教学目标一:认识数系,掌握小于10的数的大小关系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手中的物品数目,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对数字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2.2 教学目标二:学会根据指示画图通过长线、短线、弧线等之间的搭配和组合,让幼儿学会根据指示画图,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和细致耐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2.3 教学目标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通过图形的形状、边数、角度等特征,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图形3.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一:认识数系教学步骤一:人数比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比较人数首先,教师让幼儿站成一排,指着第一个幼儿说:“1”,接着指着第二个幼儿说:“2”,以此类推当数到一定数字时,让幼儿比较哪个队伍的人数多,哪个队伍的人数少。
教学步骤二:认识数字在自然清晰的光线下,教师用木棍摆放出各种数字,由幼儿用手摸或者用眼睛观察,让幼儿认真体会数字的形状和大小,了解数字的基本分类以及数量大小的规律教学步骤三: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幼儿通过观察数字,对数字的大小形成直观感受,如“5”比“3”多,“2”比“8”少等3.2 教学内容二:学会根据指示画图教学步骤一:认识线通过放映与线相关的故事或图片,使幼儿了解线的概念和种类,并配以实物例子然后,让幼儿感受线的形态,如长线、短线、弧线等教学步骤二:根据指示画图给出画图指令和示范图,并让幼儿跟着示范一步一步地画,直到画完整个图形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配以老师的解说和幼儿的实践,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3.3 教学内容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步骤一:认识基本图形先配以图片或实体样本,对幼儿进行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分辨,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教学步骤二:学习基本特征让幼儿对四种基本图形逐一进行特征分析如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和对边成对相等等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图形的特点,并对特点再次复述4. 教学反思4.1 教学成果通过此次数学学习活动,大班的幼儿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学会了根据指示绘制图形、识别基本图形的特征等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4.2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①在人数比较和数字的大小关系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组内排比和大小比较的引导;②在幼儿学习基本特征过程中,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够准确,回答过于简短,没有发挥出教师的应有作用4.3 教学改进建议在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①可以适当增加幼儿年龄相近的小组互动练习,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②增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意识,主动引导幼儿提问,积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体系5. 本次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六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加强对数字和基本图形特征的认知在教材、教学过程内容规划上,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适度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强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着力提升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