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说历史学科学法指导与习惯养成.doc
2页新学期,历史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基本的做题技巧成为必要,充分夯实基础做好迎接高三复习的准备一、微观方法——四会四要求课前会预习:通读教材内容(包括单元导读、课前导读、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研究与拓展、课本图片、正文与脚注等等),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上课重点听讲和同学交流准备要求:手中有笔、笔下有纸、坐姿端正、书上有批课堂会听讲:借助老师的讲解,理解史实之间的联系、理解概念要求:耳到、眼到、收到、心到课后会完成:再读课本整理课堂笔记,完成导固学案的练习,完成错题档案的整理要求:字体规范、黑笔做题、红笔修改、典型总结课外会积累:布置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李不白的《透过地理看历史》,前者稍显专业,后者通俗易懂要求:书上有符号,笔记有框架,积累有联系二、宏观方法——三重两适当重理解:理解史实和历史概念——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理解概念的含义重整理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知识结构,熟记主干知识(时地人事)重历史发展脉络(沿革)和特征: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当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史实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处理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阅读:阅读的在博在宽不在深,适当看一些像《河西走廊》《我从汉朝来》等纪录片会加深历史史实的了解三、善于总结——解题两针对针对选择题:主旨为王、注意细节针对非选择题:材料为王紧结合、精炼观点美布局、重要观点要前置、前因后果分角度、再争一分再审题四、崇拜学生与崇拜老师陶行知说:“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这句话,很触教师群体,中小学教师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绝大部分同学会考上大学,超越他的中小学老师理所当然另一方面,教师依赖学生,依赖学生的信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也,维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成就对方结语:李长建老师说:历史学习“是抽丝剥茧地找寻真相并偶有所的快乐,是阅尽千帆后对古人和往事的理解之同情,是体察世界着眼过去展望未来的显示关怀,更是思想自由不人云亦云的批判精神历史不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是深邃的、理性的、博雅的,我们不一定能“以史为镜”,但人文主义的魅力、与先哲的对话、“长时段”看问题的眼光等却对我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多有益处郭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