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质量评价(五)(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23页单元质量评价(五)(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单元质量评价(五)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阅水】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中段,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黄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在河道上驰chěnɡ( )着,至此,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在这里,黄河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悟山】各拉丹东有阴阳两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在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的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 【读石】时间是没有脚的,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实际上,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好多时间的记录,岩石的记录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1.阅读上述文段内容,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驰chěnɡ( ) (2)棱角( ) 2.【悟山】文段中有三个成语,请写出来3分) 答: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黧黑: (2)帷幕: 4.【读石】文段末说“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好多时间的记录"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关于时间的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上下联顺序正确2分) ①花开花落知时令 ②书中自有黄金屋 ③人生有梦亦浮云 ④卷中常含墨韵香 ⑤云卷云舒见光阴 ⑥世事无常皆过客 上联: 下联: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中段,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
B.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 C.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 D.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8分) 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陶渊明以“① ,② "描写桃花源遍地花草的鲜嫩美丽,落花纷纷③ (人名)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表达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常建在破山寺后禅院作出“④ ,潭影空人心",山光水色、鸟儿欢唱、清潭倒影的景象活灵活现⑤ ,⑥ ”是孟浩然挥笔写出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而李白却用“⑦ ,⑧ "描绘那青绿静默的山,远去流转的水,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的景象 二、阅读(4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2024·钦州市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立夏是告别春季,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因此又被称之为“春尽日”春生夏长孟夏时节,各地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增多,万物自此进入繁茂时期,长势十分旺盛此时,虽北方地区堪堪进入春的气息,南方地区早已“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立夏的三候分别为: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其意为,气温攀升,蝼蝈在穴土中夜夜鸣叫,迎接着夏日的到来;蚯蚓们忙碌地帮农民们翻弄着土壤;爬藤的王瓜也快速生长,广袤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材料二】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据记载,周朝时,宫廷有“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的传统周王将去年储存的冰块赐给大臣们,还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彼时,君臣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得要朱红色 如今,在湖南南岳大庙,人们会在立夏这一日举行“迎夏茶祭祝融大典”上午10点,千余名传统香客身着统一服饰,自南岳衡山牌坊开始,一路唱香歌、拜凳踩卦、舞龙朝圣至南岳大庙。
庙内,七十二峰旗、二十四节气旗、幡旗、神位和供茶队伍等纷纷排列开来祭典上鸣金三匝、擂鼓九通,上禅茶、上供茶、上道茶、献祭舞……人们遵循祭祀礼仪以新茶祭祝融,以求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阖家团圆,平安健康 在古人看来,五行中火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故而火神祝融又被尊为夏神立夏日,人们会在祝融的受封地南岳衡山祭祀他,并以火驱邪,安民利万物而到了清末,立夏祭祀增加了茶圣陆羽,于是迎夏祭典的供桌上又多出了各地茶农献上的新茶,久而久之,“迎夏祭典"逐渐演变为“立夏祭茶大典”,并在南岳得以传承,成为一年一度的民俗盛典 【材料三】 夏至时节,阳气达到极致,温度上升,伴有暴雨、梅雨天气,湿气增加,出现高温高湿气候此时易诱发中暑、湿疹、痢疾等疾病因此,更需注重养生与保健(如下表) 身体表现 建议 消化功能偏弱 清淡饮食,最好选择一些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食用,如蘑菇、银耳、薏米、鸭肉、鲫鱼等 大量排汗体内水分 流失严重 大量饮水,但不宜过食冰饮及冷食瓜果,以免损伤脾胃 易疲劳、睡眠质量差_________________此外,中午闭眼小憩也是让身体放松的较好方式。
容易中暑 选择清晨或傍晚,在河湖边、公园等空气清新处运动;外出时需注意防晒,必要时可随身备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物品 7.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 B.孟夏时各地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增多,万物自此进入繁茂时期,长势十分旺盛 C.立夏这日人们遵循祭祀礼仪以新茶祭祝融,庆祝今年有好收成,阖家团圆,平安健康 D.夏至时节,会出现高温高湿天气,容易诱发疾病,人们更需要注重养生和保健 8.下列对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材料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立夏的相关知识,条理清楚 B.【材料二】具体说明了立夏节气的古今习俗,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C.【材料二】中加点词“据记载"不可删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D.【材料三】画线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夏至时节的最佳睡眠时长 9.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针对小语的言行进行劝说,要求得体、有理5分) 小语:夏天到了,中午热得睡不了我要约上朋友去球馆打篮球。
打完球再买个冰镇西瓜和朋友们一起吃,这才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2024·柳州三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富春山不着急 富春江上,舟行,慢慢人在上面,什么都不用想,心甘情愿被眼前的山色催眠,渐渐入梦梦里的富春山,有人进来,有诗文进来,有画进来,它们跟山水交融,自然也都是慢慢的富春山,从来都不着急 那是南朝,骈文大家吴均从富阳到桐庐,行船在富春江上,看着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风景,发出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很松软的山,没有北方山脉的凌厉,它们高低都有度,有平缓柔和的曲线水也是安静的,急流猛浪也有,但终究会归于平和,映出山色、云朵和树的姿态 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如果说因为“经纶世务”不顺而退至富春江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严子陵在富春江畔,该是看到了一些比眼前的机遇更为永恒的东西,才能拥有这样的定力。
时间又过了一千多年那是元代,富春江畔行来一个道士模样的老头,他是黄公望正是因为他,富春山成了后世人念念不忘的名字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快八十岁了在这之前,他读书、做官,遭遇过牢狱之灾,游历过名山大川走到富春江这一带,眼睛再也挪不开,兴之所至,就提起笔,开始画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公元1350年,他在《富春山居图》的初稿上写下题跋,感叹这幅画“成就之难"这一年,他已经八十一岁这之后,又是三四年,他画完了《富春山居图》,也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悠长圆满的句号黄公望晚年称自己为“大痴”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有份痴气他在自己的另一幅画《九峰雪霁图》上题:“书此以记岁月云"极平淡的一句,却敌过千钧之力是啊,画作完成之后,要感谢的只有时间,那些不着急的、发“痴”的时间 又是几百年过去了现在,富春山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景点人们慕名而来,有人尽兴而归,也有人在真实的风景前感到困惑和失望:黄公望画的真是眼前这些山吗 为什么我觉得这景没有那么美 后来,是富春山的一个游客回答了这个问题:黄公望画的,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心中的理想。
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她说,在画画的时候,她可以把那些糟糕的过往全部抛开,心里想的只是山坡的颜色,花瓣的形状,人物的姿态在那个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里,黄公望好像一直在鼓励着她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 这是富春山,是“自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是严子陵的钓台,是黄公望的雨淋岩,也是王柳云的心之所往那些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无所谓时间和年龄,无所谓财富和境遇,即使不在富春江畔,也能在心里为自己创造出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摘自《读者》, 有删改)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标题中的“不着急"赋予了富春山人的情态,新颖生动 B.本文由静谧的富春山联想到相关诗文和人物,语言绚丽奇幻 C.这富春山的美景里,有严子陵的钓台,也有黄公望的雨淋岩 D.王柳云能摆脱焦虑,不仅是因为富春山水的美景给予她宽慰。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来看,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你是如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