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造高楼》.docx
3页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造高楼》目标: 1、用自己的方法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积极参与,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准备: 软垫、纸砖、遮挡物、3只高矮不等的小猴、测量长度用的圆筒、橡皮筋、小铃、工地数字号码牌 流程: 一、小猴比高矮(理解物体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才能比高矮) 1、第一次比较:遮挡物下比高矮 导语:有几只调皮的猴子要来比高矮了,看一看,有几只小猴子?它们谁最高? 2、 第二次比较:无遮挡物下比高矮 过渡:真得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一看拿去遮挡物) 提问:现在谁长得最高? C:穿红衣服/蓝衣服的猴子最高 T:有的猴子站在砖头上,有的没有站在砖头上,这样不能比到底谁最高?谁有好办法来比一比?谁能从高到矮帮它们排一排位置? 小结: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平地上面比,否则比出来的结果就会不准确 二、高楼比高矮 1、第一次搭建(尝试搭建高楼,知道可以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来比高矮,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过渡:3只小猴谢谢你们帮它们排好了队现在3只小猴要来看你们造又高又稳的楼房了。
它们的楼房要造在工地上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块工地? C:10块/我看到最后一个数字就知道了 T: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10块,有的小朋友一眼就看出它们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要求:每人选1块工地,用8块砖头在工地上造又高又稳的楼房先把砖头搬到工地旁放整齐听到小铃第一次响的时候开始造楼;第二次响的时候回到座位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幼儿搬运的砖头数是否准确 2、幼儿是否先把砖头整齐地放在工地旁 提问1:几号工地上的楼房最高?剩下的楼房,谁最高? T:你是用数一数/比较的方法放在一起也看不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工具来帮忙的引导,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结论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三块砖如何摆放就可以是最高、不高不矮、最矮时,孩子们在不高不矮的摆放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能随机应变,先让幼儿把最高的和最矮的摆放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摆放不高不矮时,孩子们显然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但在每次小结时,应语气放慢,重点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