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57编号1993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详解.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147599458
  • 上传时间:2020-10-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4.9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市第七届初中物理竞赛(1993年) 初赛试题解析 说明 : (1)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第二部分以考察能力为主 (2) 第一部分共4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80 分; 第二部分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全卷满分为110 分 (3)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入答卷纸 中 (4) 第一部分中的第12、13、15、 25、28、31、33、36、37 题和第二部分中的第2、3、 7、1O题里 “ ” 内的内容供使用新编物理教材( 静安、闸北两区) 的学生在答题时使 用 (5) 答卷时间为90 分钟 第一部分 1. 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正确的说法是 (A)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C) 光速超过其他物体的速度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D) “影子”的形成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D】光直线传播,不会“拐弯”到影子里面去 A、光的反射是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光的 折射是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的现象,光的反射 与折射都不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光速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无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不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B不符合题意; C、光速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无关,光速超过其他物体的速度不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C 不符合题意; D、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影 子的形成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D符合题意 故选 D 2. 若反射光线跟镜面成40角,则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 (A)100 ; (B)90; (C)80; (D)5O 。

      【A】反射角为90-40=50 度,入射角 =反射角 3. 黑板若发生“反光”会造成黑板上的字迹看不清,这是因为“反光”的黑板会发生 (A) 漫反射现象,使光射向四面八方; (B) 镜面反射现象,使进入人眼的光线太强; (C) 漫反射现象,使进入人眼的光线变弱; (D) 镜面反射现象,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B】 4. 某同学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了“鱼在云中游动”这一现象对所看到的这一现象,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实像; (B) 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是反射形成的实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D) 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B】平静的水面如同镜面,云成虚像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 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 大的虚像 看到的水中的金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 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综上分析,选项ADC错误,选项B正确 5. 在图 1 中画出了光通过某光学器材前后的传播方向由图可知,该光学器材可能是 (A) 凸面镜; (B)凹面镜; (B) 凸透镜; (D)凹透镜。

      【D】光线经过后发生了向外的折射 上面这条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发散了, 所以该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应该是凹透镜下面这条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则经过的是透镜的光心,如下 图所示: 6. 在铺设铁轨时,两根铁轨的接头处一般要留有空隙,这是为了 (A) 防止铁轨的热胀冷缩; (B)减少铁轨的热胀冷缩; (C) 防止因铁轨受热膨胀受阻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D) 防止因铁轨冷却时受阻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C】铁轨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若无空隙,夏天受热膨胀会鼓起来 7. 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再互相接触,那么( 已知铁 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 (A) 热由铁块传给铜块; (B)热由铜块传给铁块; (C)铁块跟铜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B】Q=cm t ,m 、Q相同,由于铁的比热容c 比铜的比热容大,故铁的t 小,即铁升 温小于铜,铁的温度低于铜,两者相互接触后,热由铜块传给铁块 图 1 8. 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说法是 (A)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B) 蒸发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 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不吸收热量; (D) 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

      【D】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叫沸腾 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蒸发和沸腾过程中都要吸热 A、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故A错误; B、蒸发是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故 B是错误的; C、汽化要吸热,故C是错误的;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他们都会吸收热量,故D是正确的 9. 雾的形成过程是 (A) 水的汽化; (B)水蒸气的凝华; (C)水蒸气的液化; (D)水的凝结 【C】 在寒冷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就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雾,它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 故选 C 10. 一个分子的体积大约是 (A)10 -24 厘米 3; (B)10-24 分米 3; (C)10-36 厘米 3; (D)10-36 分米 3 【A】分子的直径为10-10m ,体积为10-30m 3,即 10-24 厘米 3 11. 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 汽化、凝固; (B)凝固、升华; (C)液化、凝固; (D)汽化、升华 【C】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12. 关于做功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只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B) 热传递过程实际上就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C) 做功和热传递是没有区别的; (D)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而言效果总是不同的。

      【B】因为热量是过程量,反映热传递的量值.而内能是状态量,状态量之差等于相应的过程量. 对应的量值关系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没有外界做功时的一种特例 13. 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会降低;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 (D) 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4. 不考虑其他地区空气流动的影响,可以判断沿海地区的风向是 (A) 白天从海洋吹向陆地; (B)无论白天或夜晚都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C) 夜晚从海洋吹向陆地; (D)无论白天或夜晚都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A】海水的比热容容大于陆地的比热容容,白天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陆地上方空气 升高的温度比海洋上空空气的温度升高的多所以,陆地上方空气的气压低,海洋上方 空气的气压高风从气压高的海洋流向气压低的陆地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 度降低的少,海洋上空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故选 A 15. 下列各情况中,能使气体内能减小的是 (A) 气体绝热,压缩气体做功; (B) 气体放热,气体膨胀做功; (C) 给气体加热,压缩气体; (D) 气体温度、体积都不变,增加气体的质量。

      【B】 16. 把两根相同的玻璃棒相互摩擦,其结果是 (A) 一根玻璃棒失去电子,另一根玻璃棒获得电子; (B) 两根玻璃棒都从空气里获得等量的电子; (C) 两根玻璃棒都失去等量的电子; (D) 两根玻璃棒都没有电子的得失 【D】两根玻璃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所以在摩擦的过程中,不会出 现电子的转移 故选 D 17. 关于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锌片浸在硫酸铜溶液中就做成伏打电池; (B) 铅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是铅板组成的; (C) 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铜棒和锌筒; (D) 伏打电池和一般的干电池都不是原电池 【B】 18. 物体没有带电而呈电中性是因为该物体 (A) 既无电子又无质子; (B)只有质子没有电子; (B) 只有电子没有质子; (D)不缺少也不多余电子 【D】物体没有带电而呈电中性是由于物体中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19. 如图 2 所示的元件在实际工作时,将产生电流的 (A) 热效应和磁效应; (B)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B) 化学效应和热效应; (D)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A】热效应和磁效应 电铃工作时,电磁铁通电流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电铃响电铃 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电铃中的导体通电后都会产生热量,因此也有电流的热 效应 故选 A 20. 甲、乙两个构造相同的验电器都带了正电,但甲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大。

      当用不带电 的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 (B) 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 (C) 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 (D) 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 【B】验电器都带正电, 而甲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大,说明甲的电位较高,当用不带电 的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电子由乙球向甲球移动 21. 如图 3 所示, 在井的上方放置一块平面镜,使跟水平方向成40角的太阳光能竖直照到 井底,则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应是 (A)25 ; (B)40; (C)60; (D)65 【D】太阳光对镜面的入射角+反射角 =40+90=130 度, 平面镜与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80-130 )/2=25 度, 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0-25=65 度 22. 直线状物体AB与平面镜平行,当平面镜绕跟AB平行的某轴线转过 20时, AB跟它的像之间的夹角是 (A)40 ; (B)20; (C)0; (D)0 与 40之间的某角度 【 C】线状物体AB 与平面镜平行,当平面镜绕跟AB 平行的某轴线转过20时,由平面 镜成像特点可知,那么成的像与AB 平行,那么夹角就是0 度 故选 C 23. 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 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4 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 图 4 【C】光的折射现象:根据折射角的大小变化判别 图 2 图 3 24. 为了把紧塞在钢瓶口的铜塞拔出,正确的方法是 (A) 对钢瓶和铜塞同时加热; (B)单独加热铜塞; (C) 使钢瓶和铜塞同时冷却; (D)单独冷却钢瓶。

      【C】 25. 质量相等的甲物质和水,分别放出了90 卡 即 378 焦耳 和 200 卡 即 84O焦耳 的热量 之后,降低了相同的温度,则甲物质的比热容是 (A)0.82卡/( 克 ) 即 3.4410 3 焦耳 /( 千克 ) ; (B)0.69卡/( 克 ) 即 2.9010 3 焦耳 /( 千克 ) ; (C)0.55卡/( 克 ) 即 2.3110 3 焦耳 /( 千克 ) ; (D)0.45卡/( 克 ) 即 1.8910 3 焦耳 /( 千克 ) 【D】 26. 下列各现象中,最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A) 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 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C) 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分别装在碟子里和瓶子里,装在碟子里的热酒精比装在 瓶子里的冷酒精干得快; (D) 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在相同环境下,热酒精比 冷酒精干得快 【D】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在相同条件 下比较起来不能说明蒸发与温度的关系,不合题意; B、摊在阳光下和堆在仓库里不只改变了温度,还改变了蒸发面积,不合题意; C、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在相同条件下比较起来不能说明蒸发与温度的关系,不合题 意 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12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Make it happen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听力和重难点简析(2025秋).doc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