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0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pdf
5页更多复习资料请加入重师自考 NO.1 群 群号:457842735 第 1 页,共 5 页 全国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 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40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P31()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P41() A.龚自珍B.林则徐 C.魏源D.王韬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P47() A.同文馆B.广方言馆 C.译书局D.译书馆 4.1911 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P56() A.湖北B.湖南 C.广东D.四川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P56()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P66()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7.1927 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P72() A.金融业方面开始B.商业方面开始 C.轻工业方面开始D.重工业方面开始 8.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P80()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9.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P86()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0.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P89()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 11.1940 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P92() 更多复习资料请加入重师自考 NO.1 群 群号:457842735 第 2 页,共 5 页 A.平型关战役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D.百团大战 12.1945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P101()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3.1951 年底至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P117() 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 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 1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P120() A.合并公营资本B.征用外国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D.没收官僚资本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P123() A.无偿没收B.有偿征用 C.和平赎买D. “四马分肥” 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P128() A.不要四面出击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17.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P129() A.双重监督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健全法制D. “两条腿”走路 18.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P135()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 P141() A.1964 年 10 月B.1966 年 10 月 C.1967 年 10 月D.1970 年 4 月 20.1971 年 10 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P142() 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21.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P150() A.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B.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2.198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P150() A.海南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 23.1999 年 12 月,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P158() A.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B.海峡两岸举行“汪辜会谈” C.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D.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4.2004 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P161()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2005 年 3 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P166() A.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 《国家安全法》 C.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 《反分裂国家法》 更多复习资料请加入重师自考 NO.1 群 群号:457842735 第 3 页,共 5 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30 分)分) 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2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28.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2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考生任选其中小题,考生任选其中 2 题作答,每小题题作答,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 2 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 2 题计分 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3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3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P107 更多复习资料请加入重师自考 NO.1 群 群号:457842735 第 4 页,共 5 页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 (课程代码 03708)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1-5.BCADA6-10.BACBB11-15.DACDC16-20.CBCDB21-25.BADA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P38 答: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 2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P55 答: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2)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 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 ,是疗治社会的捷径,革命 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3)革命派还反驳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 大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之谬论 28.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P75 答: (1)它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2)它不 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2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P90 答: (1)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 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2)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 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3)中国共产党以自己 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 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P121 答: (1)中国中央在 1953 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其特点是这是一条“一化三改” 、 “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反映了生产力方 面的要求,三改则反映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三、三、论述题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考生任选其中小题,考生任选其中 2 2 题作答,每小题题作答,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2 20 0 分)分) 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P45 答: (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 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 严厉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 略势力; (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 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更多复习资料请加入重师自考 NO.1 群 群号:457842735 第 5 页,共 5 页 3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P62 答: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起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P107 答: (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 ,主要共产党一起,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堂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 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 、反对 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 (3)民主党派在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 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 年初,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 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