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钢琴协奏曲.ppt
14页黄河钢琴协奏曲,_____ 音教124 姜雅韵 2012213923,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幼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 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光未然抵达延安后酝酿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冼星海听后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的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这部声乐作品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改编此曲之时,正值一个非常时期,因此黄河前三章加入了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保卫黄河”的前奏部分及结束部分还加入了东方红的旋律。
黄河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而又将政治与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统一是“文革”八个“样板戏”之一,黄河”钢琴协奏曲解析 整部作品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引子一开始,小号与小提琴便以磅礴的气势奏出号子似的动机,木管乐快速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刻画了船工们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描绘黄河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 这时,出现了一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最后,在钢琴有力的刮奏中,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回到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之中,第二乐章黄河颂 深邃的大提琴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引出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 在黄河两岸住着善良勤劳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富饶土地辛勤地劳动、生活、斗争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了乐曲雄伟的结束部分,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动机,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乐章黄河愤 清脆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高原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独奏钢琴模仿古筝,轻快的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 在乐队明亮宽广的发展后,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
在苦难音调的进行,音乐中同时酝酿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激动地奏出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民族风格的主题音调,这是黄河滚滚的怒涛,这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召似的战斗性旋律主题音调中揉进的东方红动机象征毛主席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召 钢琴的华彩乐句后,出现了保卫黄河的旋律主题这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 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音乐情绪此起彼伏,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这是在讴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乐曲结束前,乐曲巧妙的把保卫黄河、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联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品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歌颂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钢琴协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