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化生武器教案资料.docx
43页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核化生武器45讲 授 内 容课堂设计核化生武器▲ ・字幕、图示:福岛核电站事故同学们:▲ ・字幕、图示:标题▲ •2011年3年11日,日本发生了 9.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 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核事故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灾害, 核电站附近30公里范围的10多万居民被疏散,造成的经济损 失无法估量,放射性物质在全球的扩散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恐 慌,以至于 核电猛于虎”的观念在很多国家盛行可见,即使 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核战争危险相对较低的今天,我们 面临的核化生威胁并没有消失更何况,天灾可防,人事难料 军事大国依靠核威慑的基本战略并未改变;核化生武器依然拥 有庞大库存;核化生武器与技术扩散有蔓延之势;各种分裂势 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利用核化生武器及其材料不断制造破 坏性事件,致使世界核化生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深刻认 识世界核化生武器的现状、发展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影 响,掌握应对核化生威胁的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核化生防护 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核化生武器及核 化生防护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了解核化生武器基础知识,熟悉核化生武器的 现实威胁,明确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措施,增强对核化生武器 的防护意识。
▲字幕教学内容:一、核化生武器基础知识二、核化生武器的现实威胁三、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教学重点:核化生武器的现实威胁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自学相结合教学时间:4学时(本教案按4学时设计,其中,第一内容为 1个学时;第二内容为2个学时;第三内容为1个学时任课老师可根据教学重点灵活掌握 )▲字幕▲字幕▲ 一、核化生武器基础知识(一)核武器▲ 1.核武器的概念和基本类型核武器是利用重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或轻原子核自持聚 变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 破坏效应的武器的统称核武器的威力用“ 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如当量 为两万吨的原子弹,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两万吨 TNT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一般有空中爆炸(简称空爆)和地面(水 面)爆炸(简称地爆)两种方式,有时也可采取地下(水下)爆炸 空爆杀伤破坏范围大、程度轻,主要用于杀伤破坏地面有生力 量、武器装备、交通枢纽等目标;地爆杀伤破坏范围小、程度 重,主要用于破坏地下坚固工事及主要装备等目标核武器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 ・字幕、图示:原子弹图▲ • (1)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易裂变重原子发生裂变链式反应,瞬间释放 出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也称为裂变弹。
原 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TNT当量▲ ・字幕、图示:原子弹爆炸1945年7月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进行首次原子弹试验 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最早掌握核武器的国家同年 8月6日、 9日,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掷了一枚原子弹,造成 20 多万人员伤亡,震惊了世界此后,相继有苏联、英国、法国 试爆成功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 功国别原子弹爆炸时间美国1945年7月6日前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中国1964年10月6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各国首次原子弹试爆时间▲字幕:各国原子弹爆炸时间表原子弹可以由不同的运载工具携载而成为核导弹、核航 弹、核地雷或核炮弹1945年8月,美国用飞机投放到日本广 岛和长崎的“小男孩”、“胖子”就属于核航弹▲ • (2)氢弹氢弹主要是利用笊、笳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 出的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由 于轻核聚变反应要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能进行, 所以氢弹还被称 为热核弹•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可达几千万吨TNT 当量▲ ・字幕、图示:氢弹概念、MK17型氢弹•图示:氢弹爆炸图示、视频▲字幕:各国首次氢弹试爆时间表▲ 1952年10月31日,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核试验基地爆 炸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颗氢弹。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 地进行了一次300万吨级的氢弹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的成功 研制,美国人用了 7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各国首次氢弹试爆时间国别原子弹爆炸时间美国1952年7月6日前苏联1953年8月12日英国1957年5月15日法国1968年8月24日▲ ・字幕、图示:中子弹概念、构成和比较图中国 1967年6月17日▲ • (3)中子弹中子弹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 且相对减弱冲 击波和光辐射效应的一种特殊设计的小型氢弹,又称为增强辐 射弹它的主要特点是当量小、中子的能量高、数量多、放射 性沾染轻一般中子弹的当量不大于3千吨TNT当量中子弹 主要是以高能量中子辐射来起杀伤作用, 其贯穿能力强,杀伤 范围大,能够穿透坦克装甲和一定的工事防护层杀伤人员▲字幕:核武器杀伤效应1977年6月,美国宣布研制出以贯穿辐射为杀伤方式的中 子弹此后,各国也相继投入研制威力更大而形式多样化的第 三代核武器▲ 2.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 ・字幕、图示:冲击波概念、冲 击波摧毁楼房图•图示:华盛顿 和纽约遭冲击波示意图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又称核武器毁伤效应,是核武器 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的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
造成杀伤破坏 的主要因素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 放射性沾染前四种因素均在爆后几十秒内起作用, 统称为瞬 时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一般可持续 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当量在百万吨级以上的核 武器,光辐射的杀伤破坏半径最大;当量在千吨级以下时,早 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半径最大▲ • (1)冲击波冲击波就是核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团以极高的速度向 外膨胀,猛烈压缩和推动周围介质所产生的高压气流 核爆炸 冲击波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它所带走的能量约占核爆炸 总量的50%它可以直接冲击人体,也可将人体抛出一定距离 之外,撞击地面或建筑物,造成颅脑创伤、骨折和肝、脾破裂 等,也可引起心、肺和听觉器官损伤;物体被挤压、推动或抛 掷会变形和毁坏;核弹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摧毁水中▲ ・字幕、图示: 光辐射概念、人员遭光辐射 图舰艇和设施▲ • (2)光辐射▲ ・字幕、图示:早期核辐射概念、核辐射标志图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火球辐射 出的极其强烈的光和热光辐射是核弹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时 造成杀伤破坏的重要因素,约占核爆炸总量的 35%。
它对物 质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物体吸收能量后温度迅速上升,以至 燃烧或熔化光辐射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强光可造成人 眼底烧伤或暂时失明光辐射引起的火灾可对周围环境造成大 范围破坏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其光辐 射效应使得方圆1公里内的岩石瞬间融化▲ • (3)早期核辐射▲ ・字幕、图示:核电磁脉冲概念、示意图早期核辐射,亦称贯穿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内所放 出的具有很强贯穿能力的中子和丫射线早期核辐射是核武器 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作用时间短,穿 透能力强它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其单 位是戈瑞(Gy)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 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高剂量的辐射作用下会严重损 坏▲ • (4)核电磁脉冲▲ ・字幕、图示:华盛顿和纽约放射性沾染示核电磁脉冲,就是核爆炸产生的强脉冲射线和周围物质相 互作用产生的向外辐射的瞬时电磁场这种电磁场的脉冲宽度 窄,频谱宽,强度比普通无线电波高百万倍当遇到适当的接收 体时,其可在瞬间产生很高的电压和很强的电流, 损坏电子或 电气设备,使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失灵超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 磁脉冲效应最强,作用范围最广,可达远离爆心数千公里的目 标,对飞行中的卫星和导弹威胁很大。
▲ • (5)放射性沾染放射性沾染,是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地面、水域、意图空气和各种物体所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能放射出 口、叶口 丫・视频:核弹杀伤实验▲字幕▲ ・字幕、图示:化学武器概念、分类、及武器图三种射线,半衰期由数秒至数万年不等沾染区面积大的可达 上千平方公里,人员在核爆炸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一般不能在 该区域行动放射性沾染的主要杀伤对象是人和其他动物 其 强度虽比早期核辐射低得多,但作用的时间却长得多▲ 视频:下面来看一段核弹杀伤实验▲ (二)化学武器▲ •1.化学武器的概念和分类化学武器是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 器材的总称包括装有毒剂的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 地雷、航空布洒器和气溶胶发生器等,以及装有毒剂前体的二 元化学炮弹、航弹等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具有杀伤途径多、杀伤范围大、 杀伤作用时间长、杀伤作用的选择性大和威慑作用大等特点 按照毒剂形成战斗状态的方式,化学武器可分为爆炸型化学武 器、热分散型化学武器和布撒型化学武器三类1)爆炸型化学武器爆炸性化学武器是利用弹中炸药爆炸的能量, 将装填在弹 中的毒剂分散成气态、雾态和液滴态,造成空气和地面染毒。
它是化学武器最主要的一种使用方法,包括装填毒剂的炮弹、 航弹、火箭弹、导弹、地雷等2)热分散型化学武器热分散型化学武器是利用其中燃烧剂燃烧时的高温,将固 体毒剂加热蒸发成为毒烟,造成空气染毒包括毒烟罐、毒烟 手榴弹、毒烟发生器、毒烟炮弹和毒烟航弹等3)布撒型化学武器布撒型化学武器是利用气体的压力将毒剂从容器中喷出,▲ ・字幕、图示:概念、沙林毒▲ ・字幕、图示:概念、日军芥子气炸弹图▲ ・字幕、图示:概念、氯化氢毒气弹图▲ ・字幕、图示:概念、失能性毒剂图毕兹在空气阻力撞击作用下分散为战斗状态这种类型化学武器主 要有航空布撒器、汽车布撒器、手提式布毒器等2.军用毒剂的分类和中毒症状按照毒剂毒害作用或对正常生理作用的影响,军用毒剂 主要可分为六类了解这些分类及各类毒剂对人员的伤害作 用,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医学防护、预防和消毒▲ • (1)神经性毒剂这是一类破坏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功 能的毒剂这类毒剂为含有机磷酸醋类化合物,称含磷毒剂或 有机磷毒剂主要包括沙林(GB)、梭曼(GD)、塔崩(GA)、维 埃克斯(VX)这类毒剂的中毒症状是:较快出现瞳孔缩小、胸 闷、呼吸困难、流口水、肌颤、抽筋等。
中毒严重时,如急救 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 (2)糜烂性毒剂这是一类能使皮肤、粘膜细胞组织 坏死溃烂的毒剂,又称“起泡剂”主要有芥子气(H)、路易 氏气(L)这类毒剂毒性较大,渗透能力强,皮肤染毒后数小 时,染毒处发红、发痒、起水泡、溃烂(其中,路易氏气染毒 后,皮肤很快出现疼痛感);眼睛染毒后,会红肿、怕光;呼吸 道中毒后,会流鼻涕、咳嗽,出现类似重感冒的症状这类毒 剂中毒后的治愈时间较长,但死亡率较低▲ • (3)全身中毒性毒剂这是一类能抑制体内细胞色素 氧化酶,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使机体不能利用氧的毒剂, 又叫血液中毒性毒剂或富类毒剂主要有氢富酸(AC)、氯化氢 (CK)等其中,氢富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苦杏仁味,使用时 呈气态,毒性较大,能造成全身缺氧人员中毒后,会很快出 现口舌发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