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46页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娶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议为非,此因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坚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
于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1.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出于不得A已B而C非D以求胜E敌也F故其为法G要H以不可败而已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通“霸”,文中的齐桓公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都是“春秋五霸" B.倍,指背弃,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意思相同。
C.殆,指危险,与《项脊轩志》中“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殆"意思不相同 D.制,指统领,统率,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赢得了孔子的称许,但孔子也认为管仲未能及时制止五公子争夺君位,致使齐桓公死不得葬 B.在管仲临终时,齐桓公就继任的人选征询他的意见,管仲认为易牙等三人都有悖人情,不可任用,但齐桓公后来没有听从 C.苏辙认为,世间并非没有小人,君王防范小人得势的最好办法是重用君子,让小人无法逞其奸计,舜帝和商汤就是这样做的 D.“什伍”是周朝军队的建制,这种编制方式较为繁琐,管仲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采取了“三军"制,使军队运作非常流畅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2)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①侵曹伐卫子玉②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从晋师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夏四月戊辰,晋侯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枝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晋车七百乘,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斗勃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先轸以中军公族横击之。
狐毛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荣季曰:“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及连谷而死 (节选自《左传》) 【注】①晋侯:指晋文公文章后面的先轸、子犯、栾枝、胥臣、狐毛都是晋国的大臣②子玉:指成得臣,子玉是他的字,楚国令尹文章后面的宛春、斗勃、子西、荣季都是楚国的大臣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狐毛设二旆A而退之B栾枝C使與曳柴D而伪遁E楚师F驰之G先轸H以中军公族横击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复卫侯而封曹"和《烛之武退秦师》“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意思相同 B.“师直为壮,曲为老”和《劝学》“木受绳则直"中的“直”意思不同 C.“戒尔车乘"与《孔雀东南飞》“君尔妾亦然”中的“尔"意思不同 D.“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与成语“螳臂当车"中的“当”意思相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在讨伐曹卫两国时,子玉派遣宛春到晋国军队提出解除宋国包围的条件,晋文公听从了先轸的建议,把宛春拘禁在卫国。
B.晋军与子玉对垒时后退,晋军军官不解,认为晋侯是国君但避让了楚国的臣子,是羞耻,子犯认为这是在报答楚国 C.晋侯听到军中对土地的渴望后,不再胆怯犹豫,派出七百辆战车,砍伐树木增加兵器,在莘北摆阵来迎战子玉 D.子玉与晋侯作战失败不只是谋略的问题,荣季早先就认为他不以百姓为重会导致失败;后来战败,楚国国君也不能原谅他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2)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壬子,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先是,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李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而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①杂以茶纸树皮为食而贼粮运通兵败复征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于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木,拄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
贼又造木驴攻域,巡熔金汁灌之,应投销铄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馀日,贼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馀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遂于城外穿三重壕,立木栅以守巡,巡亦于其内作壕以拒之…… (《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合:十分之一升 材料二: 始,肃宗诏中书侍郎张镐代贺兰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犄角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东京时议者或谓:巡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于是张浚、李纡、董南史、张建封、樊晃、朱巨川、李翰咸谓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 (节选自《新唐书》) 材料三: 《新唐书》记载:“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赞曰:“张巡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节选自《新唐书》) 9.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士A人廪米B日一合C杂以茶纸D树皮为食E而贼粮运F通G兵败H复征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意为应该,与《陈情表》中“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的“应”意义不同 B.穿,意为开凿,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的“穿”意义不同 C.犄角,即掎角,指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文中表示为救睢阳而采取的用兵阵法 D.济,意为帮助,援助,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济”意义不同 1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睢阳守城的将士得不到援兵,诸军粮食救应不至,仅剩的一千六百士卒被贼兵围困,张巡便准备守城战具抵御敌人 B.面对敌军制作的各种进攻武器,张巡随机应变,巧妙设置各种机关予以破解,保护城的同时也得到叛军的佩服 C.张巡经历大小数百次战斗,力量用尽后死去张巡死后广平王用十天收复洛阳,有人认为天下不亡有张巡的功劳 D.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不利因素,有人曾提议向东转移保存实力,但张巡、许远等死守睢阳城,挫败敌军气焰。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虢王李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 (2)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而契丹围瀛州,中外震骇,准遂请帝幸澶州及至南城,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帝遂渡河相持十余日,其统军挞览出督战时威虎军头张瑰守床子弩,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钦若因进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节选自脱脱《宋史·寇准传》) 材料二: 澶州之役,寇平仲折陈尧叟、王钦若避寇之策,力劝真宗渡河决战而日与杨大年饮博歌呼于帐中故王钦若谮之曰:“准以陛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