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项目管理)个人所得税各应税项目的计算说明.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1810****630
  • 文档编号:209378784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7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项目管理)个人所得税各应税项目的计算说明个人所得税各应税工程的计算说明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酬劳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用法费所得5、财产租赁所得6、财产转让所得7、股息、利息、红利所得8、偶尔所得9、其他所得10、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月报、年报〕1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月报、年报〕工资薪金——一、正常月薪收入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正常月薪收入〞2、关于“费用扣除标准〞:〔1〕税款所属期为2011年9月〔含9月〕以后的,适用费用扣除标准为:国籍为中国的:一般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退休返聘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特别行业人员包括远洋运输船员、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单位外派国外人员,其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华侨、国籍为其他国家或港澳台地区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2〕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3月〔含3月〕至2011年8月〔含8月〕,适用费用扣除标准为:国籍为中国的:一般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元;退休返聘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元;特别行业人员包括远洋运输船员、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单位外派国外人员,其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华侨、国籍为其他国家或港澳台地区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

      〔3〕税款所属期为2006年1月以后的〔含1月〕至2008年2月〔含2月〕,适用费用扣除标准为:国籍为中国的:一般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1600元;退休返聘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1600元;特别行业人员包括远洋运输船员、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单位外派国外人员,其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华侨、国籍为其他国家或港澳台地区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4〕税款所属期为2005年12月以前的〔含12月〕,“中国〞籍一般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1500元;退休返聘人员费用扣除标准为800元;特别行业人员包括远洋运输船员、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单位外派国外人员,其费用扣除标准为4000元;国籍为其他国家或港澳台地区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000元3、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含税收入额-标准扣除费用-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4、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对比《税率表一》自动填列〔附对比表于后〕5、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为选填项,如填写应为正数7、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

      附:对比税率、速算扣除数表税率表一〔适用于2011年8月及之前获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一〔适用于2011年9月及以后获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根据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别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二、补发工资收入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补发工资收入〞本表仅计算补发工资收入的税额,不包括当月正常工资税额的计算当月正常发放工资收入应另行填写“正常月薪收入〞报告表进展申报此外,应留意“补发工资收入〞是指在会计上已作处理,但由于企业资金紧急等问题延迟几个月才发放的工资2、税款所属期为实际发放工资的时间例如3月份发放1月份的工资,税款所属期为“2005-03-01〞至“2005-03-31〞3、“费用扣除标准〞同上述“正常月薪收入〞4、“已发工资〞填写所属月份已发的工资如补发1月份的工资,那么应填写1月份当时发放过的工资收入额如不存在已发放工资额,应填录0同时,要记得在“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填写之前已申报缴纳过的1月份工薪税额,避开重复缴税如未缴纳过,那么填录05、“捐赠扣除额及其他〞通常应无填写数据。

      只有存在特别可扣除事项,例如个人捐赠属于可扣除后计税的,才予填写减免额〞用于填写减免税额以上数字填写均应为正数6、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补发工资额〔含税〕+已发工资-标准扣除费用-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7、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对比税率表自动填列〔对照表见《工资薪金税率表》〕8、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9、“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可填可不填,如填写应为正数10、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11、2011年9月起,补发工资与已发工资税款所属期假如分别适用新旧两套税法,计算方法可选择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中税负最轻的方法缴纳:〔1〕将补发工资挺直并入发放补发工资的当月正常月薪中一并计算;〔2〕将补发工资归并至原应发工资月份已发工资,按旧税法计算应纳税款后,减去原应发工资月份已发工资已缴纳的税款后的余额为补发工资实际应纳税款按方法〔2〕计算的税款大于按方法〔1〕计算的税款,因此可按第〔1〕种方法计算税款明细申报时,扣缴单位应选择明细正常月薪申报,将工资的发放月份作为税款所属期,税目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税工程为正常月薪工程。

      假如按方法〔2〕计算的税款小于按方法〔1〕计算的税款,可按第〔2〕种方法计算税款明细申报时,扣缴单位应选择明细补税申报方式申报,将补发工资的发放月份作为税款所属期,税目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税工程为补发工资工程三、年度奖金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年度奖金〞本表仅计算年度奖金收入的税额,不包括当月工资税额计算对于当月发放工资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应另行按“正常月薪收入〞进展申报2、可扣除费用〔实际可扣除额〕=“费用扣除标准〞-当月发放工资金额“费用扣除标准〞同上述“正常月薪收入〞当月发放工资金额〞此处仅做计算参数用法,用于计算可扣除的费用假如纳税人工资低于“费用扣除标准〞,且局部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已在其他应税工程如“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中抵扣,那么该工程应填报当月工资和已抵扣金额之和假设A〔实际可扣除额〕=“费用扣除标准〞-当月发放工资金额;如该计算结果为负,那么A默认为03、“捐赠扣除额及其他〞为选填以上数字填写均为正数4、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年度奖金〔含税收入额〕-A〔实际可扣除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5、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12〕的计算结果,对比税率表自动填列〔对比表见《工资薪金税率表》〕。

      6、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7、“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可填可不填,如填写应为正数8、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四、解除合同一次性补偿金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解除合同一次性补偿金〞2、如有补交社保那么“含税收入〞为收入扣除补交社保和上年3倍平均工资总额;如不补交社保,那么当月社保扣除金额填写在“捐赠扣除工程及其他〞栏里3、分摊月份数应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2〔最长只能分摊12个月〕4、“费用扣除标准〞同上述“正常月薪收入〞5、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补偿金〔含税收入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分摊月份数-可扣除标准扣除费用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6、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对比税率表自动填列〔对比表见《工资薪金税率表》〕7、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分摊月份数8、“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为选填,如填写应为正数9、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五、内部退养一次性补助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内部退养一次性补助〞。

      本表的税额计算包括当月工资的税额计算2、分摊月份数应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720〔最长只能分摊60年即720个月〕3、“费用扣除标准〞同上述“正常月薪收入〞4、“捐赠扣除额及其他〞为选填以上数字填写均为正数5、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一次性补助〔含税收入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当月发放工资金额-可扣除标准扣除费用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假如【(一次性补助〔含税收入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分摊月份数+当月发放工资金额-可扣除标准扣除费用】的计算结果为0的,应纳税所得额也默认为06、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一次性补助〔含税收入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分摊月份数+当月发放工资金额-可扣除标准扣除费用】的计算结果,对比《工资薪金税率表》自动填列7、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8、“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为选填,如填写应为正数9、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六、股票期权所得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股票期权所得〞本表仅计算股票期权所得的税额2、分摊月份数应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2〔最长只能分摊12个月〕;3、“含税收入额〞指员工行权时,从企业获得股票的实际购置价〔施权价〕低于购置日公正市场价〔指该股票当日的收盘价〕的差额。

      4、“捐赠扣除额及其他〞为选填以上数字填写均为正数5、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含税收入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6、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分摊月份数〞的计算结果,对比税率表自动填列〔对比表见《工资薪金税率表》〕7、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分摊月份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分摊月份数;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8、“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可填可不填,如填写应为正数;9、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七、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本表仅计算“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的税额,不包括当月正常工资税额的计算当月正常发放工资收入应另行填写“正常月薪收入〞报告表进展申报2、“含税收入额〞指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局部3、“发放当月的正常工资〞指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此栏数值作为计算“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参数用法,必需填写数值假如纳税人工资低于“费用扣除标准〞,且局部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已在其他应税工程如“年度奖金〞中抵扣,那么该工程应填报当月工资和已抵扣金额之和。

      4、可扣除费用〔实际可扣除额〕=费用扣除标准-发放当月的正常工资“费用扣除标准〞同上述“正常月薪收入〞假设A〔实际可扣除额〕=“费用扣除标准〞-当月发放工资金额;如该计算结果为负,那么A默认为05、“捐赠扣除额及其他〞为选填以上数字填写均为正数6、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局部所得〞〔含税收入额〕-A〔实际可扣除额〕-捐赠扣除额及其他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7、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对比税率表自动填列〔对比表见《工资薪金税率表》〕8、应扣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假设计算结果为负那么默认为09、“已缴纳税额、抵扣额或减免额〞可填可不填,如填写应为正数;10、应入库税额=应扣缴税额-已缴纳税额、抵扣额-减免额;假设计算结果为负数,那么默认为0八、提早退休一次性补贴1、税目为工资薪金,应税工程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