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与健康教程课标教案.docx
146页《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与健康教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授课单位】 【总 学 时】32【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以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特征学校可以根据国内外体育的发展趋势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课程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熟悉现代体育的构成;(2)理解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了解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3)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4)熟悉体育欣赏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体育比赛的欣赏角度和回顾要点;(5)理解体能的基本内容,了解发展体能的意义,熟悉评价体能的方法;(6)掌握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的练习方法;(7)掌握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练习方法;(8)了解开展职业体能训练的基本任务和意义,熟悉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9)掌握适合坐姿类、站姿类、综合操作类职业从业人员的体能训练方法;(10)掌握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11)掌握跑、跳跃、投掷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12)掌握技巧运动的基本动作;(13)掌握双杠、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14)掌握游泳、滑冰、滑雪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15)掌握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6)掌握24式太极拳、舞龙、舞狮、射箭的基本动作。
2.能力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3)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4)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5)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3.素质(思政)目标(1)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2)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3)树立职业体能训练意识,增强身体素质;(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5)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奋进的品质;(6)通过体操运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7)领会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信心;(8)领会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继承和发扬武术精神;(9)传承舞龙舞狮、射箭文化,常怀中国心,厚植中国情。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分为9个部分,内容包括认识体育文化、科学发展体能、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能、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体操运动、水上与冰雪运动、武术与民间传统运动、休闲体育运动,其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与健康教程》课程要求及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分配1认识体育文化(1)了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熟悉现代体育的构成(2)理解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了解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3)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4)熟悉体育欣赏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体育比赛的欣赏角度和回顾要点(1)体育的演变与发展(2)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3)奥林匹克运动(4)体育欣赏42科学发展体能(1)理解体能的基本内容,了解发展体能的意义,熟悉评价体能的方法(2)掌握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的练习方法(3)掌握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练习方法(4)掌握增强柔韧性的练习方法(5)掌握锻炼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的方法(1)认识体能(2)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3)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4)增强柔韧性(5)锻炼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43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能(1)了解开展职业体能训练的基本任务和意义,熟悉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2)掌握适合坐姿类职业从业人员的体能训练方法(3)掌握适合站姿类职业从业人员的体能训练方法(4)掌握适合综合操作类职业从业人员的体能训练方法(1)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概述(2)坐姿类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3)站姿类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4)综合操作类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44球类运动(1)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3)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4)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5)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6)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比赛规则,能开展对应的专项训练。
1)足球运动(2)篮球运动(3)排球运动(4)乒乓球运动(5)羽毛球运动(6)网球运动45田径运动(1)掌握跑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2)掌握跳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3)掌握投掷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1)跑类运动(2)跳跃类运动(3)投掷类运动46体操运动(1)掌握技巧运动的基本动作(2)掌握双杠的基本动作(3)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4)了解啦啦操的分类,掌握啦啦操的基本要素(5)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步法1)技巧运动(2)双杠(3)支撑跳跃(4)啦啦操(5)健美操47水上与冰雪运动(1)掌握游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2)了解滑冰的比赛场地与装备,掌握滑冰的基本技术(3)掌握滑雪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1)游泳(2)滑冰(3)滑雪28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运动(1)掌握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方法(2)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3)掌握五禽戏、八段锦的基本动作4)掌握舞龙、舞狮的基本技术(5)了解射箭的益处与场地、设备,掌握射箭的基本动作(1)武术基本功(2)24式太极拳(3)五禽戏(4)八段锦(5)舞龙舞狮(6)射箭49休闲体育运动(1)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技术(2)掌握毽球的踢法(3)掌握匹克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比赛规则(4)掌握气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5)掌握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1)花样跳绳(2)毽球(3)匹克球(4)气排球(5)珍珠球2合计32四、课程实施4.1 教学条件我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活动室、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数据库等。
同时,我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教学出谋划策4.2 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模拟法、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1)讲解法:主要用于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行业岗位知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2)多媒体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3)场景模拟法:针对所教内容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训练来提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4)讨论法:根据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讨论,使其在讨论中逐步提升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5)翻转课堂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上对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享和讲解,并对其讲解进行补充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4.3 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40%)和终结性测评(60%)组成,其考核要求如下:1.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考核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包括出勤考核(1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20%)等。
1)出勤考核:本项考核通过课前点名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迟到15分钟以内每次扣1分,迟到15分钟以上或无故缺勤一节课每次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0分2)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积极发言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听讲,即可获得5分的基本分学生上课发言一次,即可另外获得0.5分,课堂发言最多可得5分学生的最后成绩为“5+课堂发言得分”3)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来检测其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每次作业成绩按照相应标准而定,学生作业质量划分为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及格(6分)和不及格(0分)五个档次最后的作业成绩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的平均数2.终结性测评终结性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所达到的水平,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核期末考试由闭卷笔试(60%)组成,主要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力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1 推荐教材 5.2 网络资源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与健康教程》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认识体育文化42科学发展体能43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能44球类运动45田径运动46体操运动47水上与冰雪运动28武术与民间传统运动49休闲体育运动2合计32 文旌课堂APP课题认识体育文化(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理解现代体育的构成(3)熟悉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4)熟悉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素质目标:(1)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2)能够领悟积极、努力、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教学。

![2021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环切手术伤口恢复图[精选WORD]](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