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历史和艺术的双重咏叹中——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df
4页之三: 暑期主题备课参考 E - m a il :w a n g y u 6 O g @ g m a it c o rn 穿行在历史 和艺术 的双重 咏叹 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莫高窟》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刘咏春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教材从 四年级下册起 , 课文 依照一定 的主题 组织单元 《 莫高窟》 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的第三篇课 文 它与《 黄山奇松》 、 《 黄果树瀑布》 共 同构成本单元 的 主题——“ 祖 国各地” ( 一) 关于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位 于甘 肃省敦煌市东南 2 5 公 里处 的鸣沙 山东麓 莫高窟上下最 多有 五层 , 南北长约 1 6 8 0 米 , 高 5 0米 洞窟始凿 于前秦建元二年 , 相传一位 法名乐樽 的僧人云游 到此 ,因看 到三危 山金光万道 , 状 若 千佛 , 感悟 到这里是佛 地 , 便 在崖壁 上开凿 了第一个 佛 窟后经十六 国至元十几个朝代 的开凿 , 形成 了一 座 内容丰富 、 规模宏 大的石 窟群现存有壁画和雕 塑洞窟 4 9 2个 , 壁画 4 5 0 0 0平 方米 , 泥 质彩塑 2 4 1 5尊 。
如果将 莫高窟的壁 画展开排列起 来 , 长度可达 3 0千米 , 仿佛一 座巨大的“ 墙壁上 的图书馆” 二 十世纪初 在莫 高窟藏 经洞发现了公元 4 ~ l 1 世 纪的经卷 、 文书 、 文物 等 6万多 件 , 世称“ 敦煌遗 书” 敦煌莫高窟是 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宏大 、 保存 最完好 的佛教艺术宝库 , 被誉 为“ 东方艺术 明珠 ” 但是 . 因为清王 朝 的衰败 二 十世 纪二 、 三十年 代 , 莫高窟有上万件难 已估价的珍贵文物被外 国人掠走 , 现 在它们静静地躺 在十几个 国家的三十多个博物 馆中 , 这 是 中华 民族心中永远的痛 莫高窟实在是历史与艺术的双重咏叹 ! ( 二) 关于《 莫 高窟》 课 文《 莫高窟 》 用 5 1 5个 文字 ( 含标 点 ) 极 其 简洁而 生动地 向我们介绍 了莫高窟精妙绝伦 的彩塑 、 宏伟瑰丽 的壁 画 、 记 录着 民族耻辱 的藏经 洞 , 展 现出这一 艺术宝 库独特 的魅力 , 赞扬 了古代 劳动人 民无穷 的智慧和伟大 的创 造力 课 文脉 络分 明, 结构清 晰 从全篇看 , 作 者先 总体介 绍莫高窟 , 接着选取莫高窟保存 完好的彩塑 、 壁 画 , 以及 收藏珍 贵文物 的藏经 洞 , 分述 其艺术 和历史 , 最后 总结 全文。
课文共 5个 自然段 , 按 总分 总的构段方式 , 可分为 3段 : 第一段 ( 第 1自 然段 ) 介绍 莫高窟的 地 理 位 置及 它 的 概 貌 第 二段 ( 第 2 ~ 4 自然 段 ) 介绍莫高窟 的彩塑 、 壁 画和藏经 洞 , 再 现我 国古代辉煌 的艺术 成就 和令人痛 心的历史 唤起 学生珍视祖 国文化遗产的思想 感情 . 第三段 ( 第五 自然段 ) 总结全文 , 总述莫 高窟是举 世 闻名 的艺术 宝库 课 文的构 段很有 特色 从整篇 来看 , 课 文按 “ 总分 总 ” 的构段方式来叙述 就每一个 自然段而言 , 同样也是 运用 了“ 总分总” 的构段方式 如课 文第 2自然段 , 首先 点 明莫 高窟保存 了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 彩塑个性鲜 明, 神 态各异 ; 接着用“ 有 ⋯⋯ 的 , 有 ⋯⋯的 , 还有⋯ ⋯的” 的 句式 , 具体描述这些 彩塑个性鲜 明 , 神态 各异 ; 然后细写 一 尊卧佛 彩塑的特点 ; 最后用“ 栩 栩如生 ” 和“ 啧啧赞叹” 来 赞美莫高窟精湛 的艺术 再 如第 3自然段 , 它 同样也 采用 了这样的方法 : 先从 总体上 介绍莫高窟有 四万五千 多平方 米宏伟瑰 丽 的壁 画 . 再 用“ 有 ⋯⋯的 , 有 ⋯⋯的 , 有⋯ ⋯的 , 还有 ⋯⋯ 的” 的句式来 描写壁 画的 内容 丰富 多彩 ; 然 后集 中描写壁 画 中的典型代 表“ 飞天 ” , 展现敦 煌 的壁画艺术 ; 最后总结 : 看着这 些壁画 , 就像是走进 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
课文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 课文运用 了比喻 、 排 比 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这座举世 闻名 的艺术宝库 , 唤起读者 的阅读期待 , 让人身 临其境 , 具有很强 的震撼力 如 : “ 敦 煌莫高窟是西北 的一颗明珠 ” 开篇定性 , 将莫 高窟比作 西北 的明珠 , 自然地唤起读 者阅读的欲望 再如 : “ 壁 画 上 的飞天 , 有 的臂挎 花篮 , 采 摘鲜花 ; 有 的怀 抱琵琶 , 轻 拨银 弦 ; 有 的倒悬身 子 , 自天而 降 ; 有的彩 带飘拂 , 漫天 遨游 ; 有 的舒展双臂 , 翩翩 起舞⋯ ⋯” 一连用上 五个排 比 句式 , 描绘 了飞天多姿的形态 , 铿锵有力 , 余 音绕梁 二 是课 文运用 了承上 启下的过渡句 , 将上下 文有机 联结起 来 最为典型 的是“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 的彩塑 , 还有 四万 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 丽的壁画” 承接上文 的彩塑 , 引出下 文的壁 画 .使得课 文 由彩塑 自然 过渡到 壁画部 分 三是整篇课 文语 言简洁 、 精炼 课 文多处运用 了四字 词语 . 如描绘彩 塑就用 了“ 个性 鲜明 、 神 态各异 、 慈眉善 目、 威风凛凛 、 惟妙 惟 肖、 喷啧赞 叹 、 精妙 绝伦” 等 四字词 语 . 它们 不仅 准确地描绘 出彩 塑 的特点 , 而且读 来 朗朗 譬 堂7 8 江苏 教育 / 6 7 2 o o 9 。
一 , - 目 / V 上 1:3 . 富有节奏和韵味 再如对 于记录着 中国人 民耻辱 的藏经洞 , 关 于这一段的历史 , 作者仅用 了这样的 2 5个 字 , “ 由于清王朝 的腐败无能 , 大量珍贵的文物 被帝 国主 义分子掠走” ,就对文物流失的原因和结果作 了客观 的 描述 . 字字含痛 , 言简意赅 ! 关于文本的理解 , 要抓 住两个关键词 : 艺术 , 历史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 的品读 , 走进莫高窟的壁画和 彩塑 , 让学生感受敦煌 艺术的辉煌 ; 要引导学生通过 语 言的品读 . 走进藏经 洞 , 感受敦煌莫 高窟一段令人痛 心 的历史 学习这篇课文 , 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在其 艺术与历史 的咏叹中穿行 , 并在这种咏叹 中拨动学生心 中那似乎沉 睡已久的爱 国情 弦, 激发学生为 了祖 国的明 天而努力 的美好情感 二 、 教学构想 ( 一) 关于教 学内容的确 定 有人说 , 老师是点灯 的人 ! 而作为语文老师 , 首先要 点亮的是文本语言的灯 用语言之灯照亮故事 的情节 , 照亮人物的形象 ! 语文教学应立足文本 , 凭借语 言 , 感悟 内容 。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 ,确定本课 的教学 内容为 : 抓 住 “ 莫高窟是举世 闻名的艺术宝库” 一句 , 引领学生凭借 语言走进彩塑 和壁画 , 感悟敦 煌艺术 , 感受 劳动人 民的 智慧和创造力 , 激发 民族 自豪感 ; 引领学生凭借语言 , 走 进藏经洞 , 感悟敦煌历史 , 感受清王朝 的腐败 , 激发学生 为国努力的情感 指导学生利用本篇课文学习编写段落 提纲, 完成课 后作业题 ( 二 ) 关于教 学 目标的确定 1 . 学会本课 的生字 . 结合课 文理解“ 断崖绝壁 、 威 风 凛凛 、 惟妙惟 肖、 啧啧赞叹 、 精妙绝伦 、 宏伟瑰丽 、 漫天遨 游 、 腐败无能” 等词语 的意思 2 . 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品味 . 让学生 穿行在 “ 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的双重咏叹中” , 从 而理解 “ 莫高窟是举 世闻名 的艺术宝库 ” 3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指导背诵课文第 2至 4自然 段 4 . 学着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 三)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 扣读导悟 读 中见悟 ” 读永远是语 文教学 中最有 效的方法 扣读导悟 , 读 中见悟 ” 就是教学 中让学生触 摸语言 ,在语言的涵泳 中感受文本蕴含着的思 想感情 , 再通过 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 出来 。
6 8 / -;x ~ 教育 三、 教学方案 ( 一) 从单元入手 , 揭 示课题 , 概括 了解莫高窟 最 近一段 时问 我们一起领 略了黄 山奇松 , 黄果树 瀑布 今天 , 我们再到祖国西北甘肃敦煌 走一走 , 去看看 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板 书课题 : 莫高窟 关 于莫高窟 , 课文这样介绍 ( 出示最后一段 ) : 莫高窟是举 世闻名 的艺术 宝库 ,这里 的每一尊彩 塑 . 每一幅壁 画 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智慧的结 晶 齐读为什 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 的艺术宝库? 我 们一起去看一看那里 的彩塑和壁 画 ( 二 ) 走进彩塑和壁 画 , 感受其 为“ 举世 闻名 的艺术 宝库” . 感悟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1 . 走进彩塑 ①课文哪几个 自然段介绍了彩塑和壁画?( 第 2 、 3 自然段 ) ② 自由读课文第 2 、 3自然段,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 说说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出示 : 莫 高窟 不仅 有精妙绝伦 的彩 塑 , 还有 四万五 千 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 画 ③学习“ 彩塑” 部分 A . 品读 四字词语 . 感悟彩塑的精妙绝伦 什么是“ 精妙绝 伦” ?( 精致巧妙达到 了没有能与之 相 比的程度 ) 自由读课文的第 2自然段 , 从 哪些词语 中你感受到 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 ? “ 个 性鲜 明、 神态各异 ” —— 两千 多尊彩塑 , 每一尊 都有独特 的个性 , 每一尊都有独 特的神态 , 如菩 萨的慈 眉善 目, 天王的威风凛凛 , 力 士的强 壮勇猛 , 神态安详 的 卧佛 , 这样 的精致巧妙真是无与伦 比。
“ 惟 妙惟 肖” , 这是 直接描写彩 塑非常巧妙 , 非常逼 真 , 这是直接描 写 ; “ 啧啧赞 叹” , 用游人 的赞 叹 , 从侧面 说明莫 高窟的彩塑的精妙绝伦 , 这是间接描写 齐读 ( 总结 ) : 莫高窟是举世 闻名的 艺术 宝库 , 这 里 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 国古代 劳动人 民智慧的结晶 B . 关注表达方法 感悟写作特色 让 我们把 目光聚焦在本段 的结构上 , 看看作 者为 了 让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栩栩 如生地 展现在读者 的眼前 . 是怎么介绍 的呢?先来看看每句写 了什么 第一句 : 介绍莫高窟保存有两干多尊彩塑 第二句 : 概括说这些彩 塑个性鲜明 , 神态各异 第 三句 : 具体介绍这些 彩塑个性鲜 明、 神态各异 ( 面 的描写 ) 第 四句 : 介绍一尊卧佛 彩塑的特点( 点 的描写 ) 第五句 : 惟妙惟 肖的壁 画赢 得游人 啧啧赞 叹 ( 直 接 描写和间接描写 ) 从这五句话 中,我们可 以梳理 出作者描 写的顺序 : 先 总体 介绍莫 高窟壁 画的数量 和特点——接 着具 体介 绍莫 高窟 的壁 画 ( 面的描写 , 点的描 写 , 点 面结 合 ) —— 最后总结 , 彩塑惟妙惟 肖, 赢 得游人的啧啧赞叹。
从这样 的描写 中, 总结 出作者的表达方式 : 总分总 而这样 的表 达 , 是学生在作文 中常常运用 的 我们可 以以此为范例 , 学习作者这种 “ 总分总” 的表达方法 2 . 走进 壁画 ①仍以过渡句导人: 出示 : 莫 高窟不仅有 精妙 绝伦的彩 塑 还有 四 万五 千 多平方米宏伟瑰 丽的壁 画 ②介绍过渡句的作用并引出下半句 : 从“ 四万五千 多平方米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