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资政新篇》.doc
3页高中历史知识点:《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定义 《资政新篇》: 185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知识扩展 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资政新篇》的知识对比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 《资政新篇》的知识点拨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等 文教和社会风气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方面: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因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它其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旱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直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设立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票箱,公众选官 经济:学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发明,实行保险事业 文教:反对迷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3)影响: 进步性:它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良方案 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资政新篇》的教学目标 1、了解《资政新篇》的基本内容 2、根据相关图片、史料,辩证的观点分析太平天国后期这纲领的重大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认识太平天国后期纲领的作用和局限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