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
9页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意义;掌握秦朝的灭亡;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暴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评判历史事件性质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陈胜、吴广起义本课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涉及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农民战争,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通过系统训练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结构和过程【导入新课】(投影显示阿房宫图)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这幅图,是秦朝的阿房宫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令人在咸阳仿六国宫殿样式,修建了许多宫殿,安置从六国掠来的美女和钟鼓乐器等,供他享乐。
但他仍不满足,后来又令人建起了在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阿房宫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上面可容一万人下面可竖立五丈的大旗后来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形容这一工程的修建:“蜀山兀,阿房出工程之大可想而知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当时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习了这一课,一切都会明白的[板书]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内容,看一看秦朝的百姓负担的沉重徭役有哪些?每年服役的有多少人?这么大数目的服役人员,给秦朝的社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可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也可教师自问自答本文以下教师所设问题也如此)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陵墓,为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万人服役再加上修长城、修弛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出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有多少?每年服役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15%。
2000万人中减去约占半数的妇女,再减去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和小孩,壮年男子总数不过三四百万,再减去服役的三百万人,在家耕田的男子便所剩无几了秦朝百姓的徭役负担确实很重秦朝正常的徭役有四项:服兵役;为各种工程服劳役;为官府从事水陆运输等服兵役叫“戍”;服劳役叫“作”;水陆运输叫“漕”和“转”古籍记载:秦时“力役三十倍于古”秦始皇在关中和关外大造宫殿和离宫,有700多所位于渭南上林宛的“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雕梁画栋,穷极华丽又在骊山为自己死后建造陵墓墓高50余丈,周围有5里多长,内筑各式宫殿,并用明珠制成日月星辰,以水银作成江河湖海,为死后享受而挖空心思史载仅修骊山陵墓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淮南子》说5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加上修驰道、筑长城、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因此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大量劳力脱离生产,人民负担又如此沉重,这就加速了农民的破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兴土木也消耗了无数的财力物力,北山之石、巴蜀之木都运往关中修造阿房宫,骊山陵如修骊山陵的大量石料,就是由今陕西淳化县境运去的。
服役的人们愤怒地指出:“望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故有了这样的民谣:“生男慎勿举(养活),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过渡]与繁重的徭役并存的是赋税的沉重[板书]2.沉重的赋税刚才让同学们在第一段里已经看到: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国家秦朝的赋税有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口税)土地税根据土地多少征收约占农民年收入的2/3以上人头税约为每口1千钱,还要缴纳牲畜、桑麻、农具等杂税致使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过渡]前面我们提过,商鞅是被车裂而死的,李斯父子是被腰斩于咸阳的除此之外,秦朝的刑罚还有哪些?秦朝的刑法对秦朝的统治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看第三个问题[板书]3.严酷的刑法请同学们再看一次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秦朝刑法严酷的句子那时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秦朝统治者为防范人民的反抗,制定了残酷的刑罚仅死刑就有腰斩、枭首、弃市、戮尸、坑杀、凿颠(凿囟门)、抽筋、镬烹、车裂等。
肉刑有膑、刖(锯脚)劓、黥(同墨)宫等注:以上刑法名称要用板书显示)秦法:一人犯罪,罪及三族(株连父族、母族、妻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判刑后,要长期为刑徒,服劳役连坐和灭族常常使无辜人民遭到残酷镇压由于刑罚的苛重,人民摇手触禁,动辄陷刑,致使到处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上面我们讲的是秦始皇在位期间就已经出现的景象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于巡幸途中病死沙丘,立下遗诏让扶苏继位当时的中车府令、宦官赵高胁迫丞相李斯,伪造诏书,逼死扶苏,立秦始皇第18子胡亥为“二世”秦二世即位后,使秦朝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终于被人民推翻[板书]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二世昏庸残暴,滥杀无辜,残暴统治到了非常程度为了巩固帝位,他大杀宗室和先帝故臣,接连株杀了自己的兄弟姊妹20多人,并下令杀害大将蒙恬、蒙毅、冯去疾等重臣这种种倒行逆施,使得朝野惊恐,“人怀自危之志”这一时期,徭役、赋税更加繁重,刑罚更为残酷人民已经走投无路,全国到处可以见到“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惨状秦胡亥矫诏即位,赵高和李斯在中间起了重要作用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也离不开赵高的助纣为虐当秦二世杀蒙恬、蒙毅、冯去疾等人,杀自己的兄弟姊妹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赵高为进一步窃取朝政大权,又找个罪名把李斯杀掉了。
二世拜赵高为相,自已躲进深宫享乐国家大权落到了赵高手里,赵高为了试探人心,竟然演出了“指鹿为马”的闹剧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赵高窃取了朝政大权后,还怕有一些大臣不服,便想出了一个鬼主意试探人心有一天,他特地牵着一头鹿到朝堂上来,当着许多大臣的面,指着鹿对二世皇帝说:“我得到了一匹好马,特地牵来献给陛下二世皇帝一看,那是一头鹿,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真会开玩笑,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装着很不高兴的样子说:“这是我花了很大力气搜罗来的一匹宝马,怎么会是鹿呢?各位大臣都在这里,陛下叫他们说说,这到底是鹿还是马?”众大臣一听,不知道赵高又在搞什么鬼那些一心巴结赵高想往上爬的人,赶快争着回答说:“是马,是马,这真是一匹宝马!”一些不肯昧着良心说话,又胆小怕事不敢得罪赵高的人,装聋作哑,一言不发少数几个大胆而又正直的则说:“这明明是鹿,哪里是马!”赵高暗暗地记住了说鹿的那几个人,没过几天,就假借罪名,把他们都杀掉了从此以后,朝中大小官员都很害怕赵高,完全被赵高所左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指鹿为马”的故事[过渡]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加速了秦王朝的统治危机于是,酝酿已久的全国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板书]二、陈胜吴广起义1.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同学们可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揭竿斩木”下面,我把这个成语的来历讲一下:(如果学生有这些知识储备,亦可由学生来讲)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着900名民夫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押解的军官,从这批民夫中挑了两个办事能力强的人当屯长,一个叫陈胜,阳城人,给别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他们俩本来不相识,因为征发聚到一起,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七月的淮北平原,骄阳似火,把大地烤得发烫谁能料到,久旱之后,突然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雨,大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淮北平原一片汪洋这支由900人组成的队伍非常焦急,他们顶着烈日,在酷热的天气下走了十多天,刚刚到达安徽宿县的大泽乡,就遇上了这场暴雨大雨淹没了道路,还听说黄河已有多处决口他们已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了按秦朝的军法,军队奉命出征,误期皆当斩深液,陈胜、吴广暗暗商量:事到如今,走了,抓回来被杀,不走,到达渔阳误期当斩与其送死,不如起来造反,也许还有一条生路但是,怎么样让大家相信他们呢?经过苦思,他们决定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发动起义同学们请注意,这里又涉及到两个典故,一是“篝火狐鸣”,一是“鱼腹丹书”。
他们找到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偷偷地塞进渔翁刚刚捕到的鱼肚子里,戍卒买鱼吃,剖开鱼肚子,发现了绸条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是为“鱼腹丹书”;到了半夜,吴广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一个破庙里,点着一堆柴火,由于火小,远远望去就像鬼火一样闪闪烁烁他又模仿狐狸的声音叫着:“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听了,心里更加惊奇,是为“篝火狐鸣”第二天,大伙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时为人和气,大伙在尊重的份上又加了一层敬畏有一天,吴广瞅两个军官喝醉了酒,故意走到他们面前说要逃跑激怒了两个军官,他们要杀吴广,被早有准备的吴广和陈胜杀掉然后,他们把戍卒召集起来,喊出了“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设坛盟誓,一律袒露右臂,作为义军标志由于人多,没有武器大家就砍木棍做刀枪,削了竹子作旗帜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历史上把这称作“揭竿斩木”(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下面请同学们看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根据图,我们看一下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板书]2.起义的过程和结果[看图讲解](请同学们先在图上找到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吴广兵分数路,进攻安徽、河南交界地区的许多城镇,起义军进展很快,不久攻下陈县(今河南睢阳)陈县是公元前278年楚郢被秦攻下后新迁都的地方所以起义军以陈县为根据地,召集三老豪杰,商议建立政权让学生在图上找到陈县)三老豪杰对陈胜说:“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这时要请同学们注意本课题目“伐无道,诛暴秦”的来历)并于公元前209年拥陈胜为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与秦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的出现和“伐无道,诛暴秦”口号的提出,号召和鼓舞了各地农民的反抗斗争人民普遍自发地行动起来,举起了反秦斗争的火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农民起义的高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秦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请学生在图上找到荥阳、函谷关,咸阳三地)同学们,陈胜称王后,决定向秦的都城咸阳发动总攻,分兵三路进行:一路以假王(代理之意)率兵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以便打开通往咸阳的大道;一路以宋留率领,迂回南阳,北取魏地;一路以周文率领,进攻关中,直取咸阳与此同时,陈胜又派遣将领向各地进攻,发展起义力量,配合主力西进各路大军所向披靡,横扫中原尤其是周文部,节节胜利,打过函谷关,一直打到离咸阳几十里的地方,直接威胁秦的都城。
秦二世惊恐万状,忙以章邯为将,大赦天下,把骊山刑徒编为军队,镇压起义军同时又把北方防御匈奴的王离军队调回为援周文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为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