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doc
2页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开始了通信的新纪元1865年,英国的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科学成果,提出电磁波学说1876年,贝尔发明了,能够直接将语言信号变为电能沿导线传送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Hertz)用一个振荡偶子产生了电磁波,在历史上第一次直接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7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Marconi)在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的传送,这个距离在当时不过一百码,但一年后他就实现了船只与海岸的通信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做了跨越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号的表演这一次他把信号从英国的Cornwall发送到加拿大的Newfoundland1904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Fleming)获得了一项专利,在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一个高频交变电流整流用的两极真空管,标志着进入无线电电子学时代190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斯特(Forest)发明了真空三极管,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1906年,美国科学家费森登(Fessenden)在Massachusetts领导了第一次广播1912年,英国科学家埃克尔斯(Eccles)提出了无线电波通过电离层传播的理论,这一理论使得一群业余爱好者在1921年实现了短波试验性广播。
193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Shannon)指出,利用布尔(Boole)代数能对复杂的开关电路进行分析,电子科学中一个崭新的分支就逐渐形成,发展起来这就是电子计算机最初的理论真正的电子计算机一般说来是1942年开始研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1948年,确切地说应是1947年12月23日,第一只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这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二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60年代,中、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的不断涌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三个重要里 程碑1959年,美国科学家基尔比(Kilby)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1967年研制成大规模集成(LSI)电路1978年研制成超大 规模集成(VLSI)电路,从此电子技术进入了微电子技术时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电子技术新的分支而今所谓三C技术、三A革命无一不是电子技术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三C技术: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ol三A革命:Factory Automation,Office Automation,Home Automation五十年代开始,半导体技术在我国受到重视。
一批从国外回来的著名科学家如:黄昆、谢希德等组织了一些有志之士开始了半导体专门化研究,他们那时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已成为我国固体物理学或半导体技术界的学科带头人20世纪初首先解决了无线电报通信问题接着又解决了用无线电波传送语言和音乐的问题,从而开展了无线通信和无线电广播以后传输图像的问题也解决了,出现了无线电和电视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空的需要,无线电定位技术迅速发展和雷达的出现,带动了其他科学的兴起,如无线电天文学、无线电气象学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宇航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无线电技术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