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报道的重要性.doc
6页[摘要]在传统的报纸编排中,报纸以文字传播为主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状态: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因此,在阅读方面,人们不可抗拒地走进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以及这种现象不断成为一种趋势,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图片新闻,也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关键词]读图时代;新闻图片;齐鲁晚报在大众报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强大支撑的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也逐渐从“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迈进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基石,新鲜是新闻的血液,那么图片就是新闻的眼睛图片新闻作为现代报纸吸引读者的明亮视窗,在一张报纸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今天,图片已不再是简单的新闻形式和点缀版面的手段,而是一种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方式,甚至是一种捷径它是提高新闻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是增强报纸市场竞争力的一大要素因此规范和加强图片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发行量最大、最具社会影响力和媒体研究价值性的《齐鲁晚报》作为论述的依据和支撑点一、新闻图片及读图时代(一)新闻图片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新闻图片的定义新闻图片是指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具有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等特点广义的新闻图片主要包括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表而狭义的新闻图片则仅仅是指新闻照片,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景的拍摄,是重现人、物、景的原貌 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211]它的特性是显形,将照片制成图片主要是发挥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有些照片具有新闻美术价值,为美化报纸版面而制成图片在此我们也只是讨论新闻照片在报纸版面中的作用2、新闻图片的发展历程从黑白到彩色印刷,从点缀到共分天下,新闻图片在我国报端登场已经有挺长时间了,但长期以来始终是文字新闻的配角,有时主要是为了点缀版面,形式比较单一近几年,图片新闻以及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中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大量运用新闻图片已经是当今报业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许多新闻图片在题材重大、现场感强、形象直观的新闻报道中唱主角、挑大梁这种以真实的纪实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感官刺激性的新闻图片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为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增加了砝码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研讨会,邵华泽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身份在会上发言,提出“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思想,首先就是要提高对新闻摄影的认识,充分认识新闻摄影在整个报纸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许林《新闻照片不是哈哈镜》 《人民摄影报》 2000年5月24日。
会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开始成为我国报纸的共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方针,标志着图片在我国报纸传播中的地位的提升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世纪中后期电视的出现加强了报纸对图片的重视,因为照片提供给读者的固定形象对于那些习惯图像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中国日报》从80年代中期开始,每天在第一版位置刊登一张大照片,强化一版的视觉冲击力,使报纸更有生气和吸引力到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版面革新”浪潮几乎席卷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各个角落《齐鲁晚报》也是在全国晚报界较早实现彩色印刷,新闻图片以彩色图片为主,重点突出图片的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二)新闻图片的作用打开报纸,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无非是标题和图片,而笔者认为图片会更抢眼些,因为新闻图片直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易读易懂,为读者所喜爱,这也是新闻图片重要的传播优势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它的直观性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醒目的内容,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读懂内容,获取图片传播的信息在《齐鲁晚报》在报道考研占座和每年世界最大人口移动的春运报道中,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照片映入人们眼帘,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这种现象新闻报道无需大篇幅的文字,几张高质量具有视觉美感度的新闻照片足以抓住受众的眼球,留住受众的脚步。
三)读图时代的到来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为推广其策划出版的《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第一个提出了“读图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一词无疑是描述这样一种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在传播方式上,原来的印刷媒介变成了现在的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于是单纯的以文字占主导地位的获取新闻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新闻图片的方式所取代 胡某、田静:《邵华泽在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的发言》 新华网读图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变革和创新,报纸越来越从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上入手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二、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一)报纸版面新闻图片的选择标准新闻图片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并不是谁随便简单的拍上几张图片就可以编排到版面上一张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层次丰富、对比清晰的而且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并且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报纸的特点,便也后期版面编排《齐鲁晚报新》闻图片使用标准和大多数其他的纸质媒体的选用方式大致相同。
首先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拍摄者摆布或者制造出来的;其次新闻照片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画质清晰,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等等所以高质量的要求使得《齐鲁晚报》在新闻图片上的拍摄、选择及后期编排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二)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使用现今,新闻图片在作用毋庸置疑,报纸对图片的运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从全国性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到民生小事,春运、考研占座等的报道中,几乎所有报纸都采用了大量巨幅新闻图片,而且很多是彩色新闻照片,版面上流光异彩,气势夺人另外,据统计,1992年全国47家大报中.每月采用照片200张以上的报纸有31家,其中用300张以上的有5家,平均每天每报7至10幅而2003年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运用的图片较以上各报急剧增加 米虫 《新闻图片的规范使用》 新浪网以《齐鲁晚报》为例,在2008年8月12日,奥运报道《运行天下》的封面选用了中国举重选举选手张湘祥获胜后的深情拥吻杠铃的照片,人们图片上看到了是一个强壮大力士的另外一面,坚毅的表情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呈现的是心中各种复杂潜流的涌动,和标题《铁汉柔情》形成一个很好的契合,表达非常到位随后在后期的奥运报道中,齐鲁晚报编辑部加大了对优秀图片的选择范围,重视图片的精心制作和印刷对图片效果的支撑作用。
比如,8月13日下午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最后一跳,山东籍运动员王峰紧握的胜利的拳头最先伸出水面的图片被选用,并放在以突出位置,这幅为山东夺得首金的“拳头”照片也成为了齐鲁晚报奥运报道的独家照片三、加强和规范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使用 从报纸编辑到受众,从网络到报纸,大家都对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肯定,并积极努力寻求一条更宽广、更成熟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有些媒体在文字报道和图片报道的侧重点上却有些偏差,不能很好的分清“图文并茂”和“图文并重” 这里有三种较大的误区一是重文轻图报纸编辑及版面设计仍处于传统思维模式之中,认为文字是报纸的灵魂,文字是版面的主宰,应该一切向文字看齐只有文字不够用了,才用几张照片来凑二是重图轻文某些报纸过分夸大图片作用,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对新闻图片的使用贪大求多有的编辑认为视觉强势与图片大小成正比,为了销售量,不惜大量使用图片或使用大幅图片三是随意更改新闻图片有的编辑在处理版面时,正好版面空一块,为了不改排文字,就图省事把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显然这里把新闻照片当成了哈哈镜,已经改变了新闻的真实客观的形象,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已不具备了 许林 《“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 《新闻战线》2003年第一期。
总结 报纸是传播新闻的工具,新闻图片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真正做到“图文并重,两翼齐飞” 不同时代的报纸新闻应该满足不同时代人的精神需求、生活需求,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报纸需要以最快的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就需要以更快捷、更鲜明的方式将新闻信息呈现给读者,图片新闻正是在充当着这个角色参考文献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