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问题和解决之道.doc
5页人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一、人类的普遍问题两周党校学习,我们主要听取了武汉大学及东莞党校老师关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并为此开出相关的药方,有心理学、政治经济体制、管理学、道德、法律等领域,引发我们关于人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多个社会科学领域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作为一个关注人类自身痛苦的人,我们不得不对人类问题作全面的探寻,看清人类及人类社会问题的真相如果不了解人类自身,如何能提出解决之道?只有了解全貌,才能从根本上找到人类诸多问题的根源,解决之道就在问题的真相中否则,就像人类历史一样,提出并尝试过各种的解决方案,但同时又从中催生新的问题,一直走不出这个恶性循环二、人类社会的混乱和社会改革的恶性循环纵观人类社会,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智力及能力高度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但贫穷和饥饿依然大量普遍存在,成千上万的人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类的冲突、争端、战争不断,各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也严重影响人类和平,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和对抗人心浮躁、混乱,人的幸福感、快乐感日渐低下,在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幸福快乐犹如雾中花、水中月,离人类追求越来越远。
人的心灵变得焦虑不安、神经质,人的神经官能症、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抑郁自杀成为危害人类的元凶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任何一个人,不管出于内心诚直的良好的愿望,还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都对社会问题深入思考,提出自己改革要求和方案如何才能出现一种根本的变革,同时又不会制造出更多的混乱、苦难和争端呢?纵观人类的历史,观察一下当下的政治趋势,你便会发现,所谓的变革都导致了各种形式的混乱与冲突而为了消除进一步的混乱与冲突,又需更多的立法、变革即改革制造出了新的无序,对这无序的纠正又催生新的无序,于是便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情形,似乎永无止境改革显然是必要的,但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呢?人们往往将人类社会的问题的认识及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制度及其价值体系上,不管人性善或人性2恶论,都认为只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体制、接受一套思想价值体系,就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化解冲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历史证明,不管制度如何完善,只要人的心灵依然是嫉妒、贪婪和恐惧不安的,那么建立在内心混乱的基础上的社会必然是充满混乱、冲突和痛苦的三、社会的问题是个人内心矛盾冲突的投射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呢,首先得看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社会分子的个体,在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下,接受社会的价值观,使每个人都像同一个模具印出的产品,追求享受、安逸、功成名就,或自我实现,本质都是鼓励个人通过与他人的比较竞争,获得压倒他人的优势,以满足个人的权力欲、支配欲和安全感为获得社会认同并为之努力奋斗,每人都回避、掩饰、压抑真实的自我,带上一付付道德面具,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一分子,导致社会的虚伪、潜规则盛行,人的内心普遍压抑苦恼小部分人可能对传统社会价值下的人际妒忌、斗争产生厌倦、抗争和反思,但这种抗争普遍流于形式,未真正反思自我,只是从一个牢笼走进另一个牢笼如西方年青一代嘻皮士潮流,与古代冥想、出家修行如出一辙大多数人害怕脱离社会潮流而内心孤独,只有少数人有勇气质疑社会对人的束缚,获得心灵独立,摆脱心理上对群体和社会的依附对于社会的问题,人的揽功推责的倾向表露无遗,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功劳自己,责任推向他人当发生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社会事件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作出道德评判,认为这是当事人的道德问题,潜意识中将自己摆在一个道德批判者的位置,认为如果是自己就不会这么做而自己侵害他人时,就会潜意识地为自己辩解,认为这是全社会的责任,自己只不过是被迫适应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而尔,从而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由此可见,人们认为社会的问题只能通过社会改革解决,一旦社会改变,问题就得到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和逻辑都证明上述观点是错的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个人只是社会的一个工具,还是社会是为个体而存在的呢?个体有没有能力去抵抗社会的价值观和压力独立自由呢?为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我们必须跳出所有的现成的观点,独立地审视该问题从结构看,社会显然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社会的苦难和冲突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由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在相互关系中制造出来的我们的内3心最终都会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构成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是每一个个体的内心混乱痛苦投射到世界,形成一个混乱无序,充满冲突的苦难世界因此,我们是怎样的,世界便是怎样的你我内心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个世界便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意识中都始终忽略这一点每人都对现状不满,焦点都集中在他人和社会上没有个人内在心灵的转变,外部社会的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没有心理上持续的转变,那么我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将成为死水一潭,社会总是陷入僵化的状态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正是人的思想意识的僵化,一直未能从皇权更替的模式中跳出来社会变革忽略了这个社会正是由我们所创造的,正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世界的混乱或有序。
因此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外部社会,而是要关注改变并改变自我的内心只能透过了解自我才能改变自我,改善世界,唯此别无他路四、社会的根本变革从了解自我做起我们如实的了解自我,持续不断的关注自己的日常体验,在与他人互动的关系中关注自己的所想、所作所为,这些最终都反映了我们的谋生方式和观念信仰通过对我们整天忙碌的对象和行为的审视,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是以人际竞争、嫉妒为基础的,实际上不只是一种谋生之道谋生意味着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生活需求,赚取食物、衣物和住所等但是实际上,我们除了这些生活必需品外,还将这些需求作为压倒对方的手段也就是说,这些必需品被我们用来显示个人的身份和实力,以进一步获得权力和更多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利欲熏心、贪婪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提供必需品上,生活必需品被用作互相攀比的手段我们追求功成名就和社会认同,本质是人际竞争、妒忌这种主流社会价值观必然给人际关系带来冲击,导致人的各种负面情绪,基于负面情绪形成的身心顽疾是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难题之一妒忌意味着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因而是人际关系中最具破坏力的因素当我们努力追求上司的位置时,追求更高的地位时,必然引发人际冲突、权力政治,导致宗族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最终走向战争对抗。
战争是人际妒忌的升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战争负直接的责任而人类一边追求世界和平,一边制造推动人际冲突,这是多么矛盾、不可理喻如果我们只关心谋生问题,那么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就不会建立在妒忌之上显然,只有以爱为基础,才会有社会的和4谐有序,人际的安宁幸福那么是什么扭曲我们的心灵,制造人际间的冲突呢?答案只能从“自我”即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知识、记忆里寻找每个人的记忆、经验都是独特的、有局限的,基于这种局限的记忆产生的思考和思想反应,必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性造成了人的隔离和冲突人的大多数思想信仰都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即追求安全感、确定感在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下,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只认同自己的知识、思想和感受,漠视他人的感受我们所认同的和坚持的任何一种宗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坚信某些思想理念、意识形态,信仰不同的神和宗教,坚持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都强调自己,排斥他人,直接造成人与人的分隔和分裂在社会价值的驱动下,人们的野心和追求亦制造人际分隔和冲突,走向权力政治和战争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他人,离不社会的合作但是,自我中心的心灵,导致无法真诚合作,人们只有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对权威的恐惧下被动服从。
各种组织,特别是政治团体和宗教组织,在权威的压力下,强迫个体成员服从纪律和约束因此在组织内部,并没有真正的团结合作,最后都走向腐败社会冲突源于个体的“自我”观念,那么“自我”的心灵是如形成的呢?从心理学可知,人出生时并没有自我的概念,不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我”的概念是婴儿的知识和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所以, “我”本质是一个与他人区分的心理观念每个人基于自己独特的经历、体验形成的知识、信仰本质是一种记忆,基于记忆上的反应即思考,也就是人的思想过程,由此形成的“自我”心理观念就是自我中心、执着自我的根源观察一下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反应都是自我强化的过程不断强调我的老婆、子女、亲人、我的财物、我的能力、我的感受、我的知识、信仰、观念等社会变革都以自我对外界社会的不满和牢骚为出发点,企图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限制他人的自我行为,从而达到人际和谐的理想显然,这种基于暴力、权威和恐惧,而不是自发自觉行动的架构,必然走向崩溃从逻辑和现实都可以看到,人类的一切冲突和不幸都源于自我观念的束缚,没有对自我的认识和改变,就没有自我解放,人类的任何社会变革都流于形式,而个体的幸福、快乐、安宁也只是个良好的愿望而尔。
因此,要想从根本改变世界,必须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改变自我,而不能寄望于他人或外界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