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文本说明书.doc
22页永川市三教镇总体规划说 明 书永川市三教镇人民政府 永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二 OO 一年六月目目 录录三教镇场镇规划说明书三教镇场镇规划说明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永川市三教镇总体规划修编前提与总纲永川市三教镇总体规划修编前提与总纲一、一、 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认识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认识二、二、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年限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年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三教镇镇域总体规划三教镇镇域总体规划一、一、 镇域概况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二)历史沿革(三)自然条件(四)技术经济条件(五)基础设施条件二、二、 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结构模式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结构模式(一)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二)镇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三、镇域生态环境空间保护规划三、镇域生态环境空间保护规划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三教镇镇区建设规划三教镇镇区建设规划一、一、 城镇概况城镇概况(一)城镇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二、二、 城镇性质及规模城镇性质及规模(一) 城镇性质及规模(二) 城镇规模三、三、 远景发展方向及规划区范围远景发展方向及规划区范围(一)远景发展方向(二)规划区范围四、四、 城镇用地布局规划城镇用地布局规划(一)功能结构布局(二)居住用地规划(三)生产用地布局(四)仓储用地规划(五)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五、五、 工程规划工程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二)给排水工程规划(三)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四)供气工程规划(五)管线工程综合规划(六)环境保护规划六、镇域环境生态保护规划六、镇域环境生态保护规划七、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七、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一)绿地系统规划(二)景观系统规划(三)城镇特色的组织八、八、 防灾规划防灾规划九、九、 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一)近期建设范围及规模(二)建设重点(三)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三教镇场镇规划文本三教镇场镇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三章镇域总体规划第一节 镇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发展预测第二节 村镇体系与空间职能结构第三节 镇域公建配置第四节 技术性公共设施规划第五节 镇域环境生态空间保护规划第六节 物理环境保护规划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第一节 中心镇性质与规模第二节 用地布局规划第三节 工程规划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六章防灾规划第七章实施对策及措施第八章附则第九章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规划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一章地理位置第二章历史沿革第三章自然条件第四章技术经济条件第五章基础设施条件第六章人口资料第七章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规划的设想,意见和建议附表规划缩图规划缩图1.永川市三教镇镇域综合现状分析图2.永川市三教镇镇域总体规划图3.永川市三教镇镇区综合现状分析图4.永川市三教镇近期建设规划图5.永川市三教镇用地布局规划图6.永川市三教镇镇区结构分析图7.永川市三教镇镇区交通系统分析图8.永川市三教镇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图9.永川市三教镇镇区道路竖向规划图10. 永川市三教镇镇区工程管网规划图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永川市三教镇总体规划修编前提与总纲永川市三教镇总体规划修编前提与总纲一一 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认识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认识1984 年根据永川县总体规划定位为农业镇,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总体规划,未达到深度,1988 年由四川省规划设计院作了商贸总体规划,1993 年永川市建委将规划进行了调整,以工业带动商业的发展,作为冶炼铸造镇,1998 年重庆市建筑工程学院规划设计院重新修编,将三教镇定位为永川北部重镇,四县市(永川、大足、铜梁、荣昌)交界区城的物资集散中心,以发展铸钢产业为主的冶炼铸造镇,随着三教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的以上几次规划调整,对三教的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但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原规划已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需要此次修编,有必要站在新的高度上对原规划加以剖析一)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基本要点(一)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基本要点1.规划年限近期:1998—2010 年远期:2010—2020 年远景控制期:2030---2050 年2.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 年镇域总人口 37872 人,城镇人口 20000 人,城镇化水平 35% 2030 年镇域总人口 37853 人,城镇人口 40000 人,城镇化水平 50%3.镇域村镇布局镇域村镇空间布局形成,沿交通结展开的星座式四级村镇发展模式二)二) .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评价.对原三教镇总体规划的评价原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依据明确,城市性质拟定正确,城市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比较恰当,因此该规划指导了三教镇近几年的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该规划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及时空条件的制约,没有考虑到重要的外部因素的改变,特别是国家大力开发西部这一重大决策,给三教镇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项目,特别是今年工业开始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使原有的总体规划用地格局已大大束缚了工业的发展。
四)三教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教镇现状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工业零散分布于镇区,工业、居住混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绿地面积小,城镇拥挤,影响城镇环境和景观;给排水设施不适应城镇发展需要,通讯设备较落后;城镇能源供应不足;规划缺乏前瞻性,不利于城镇有机协调发展二二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期限规划依据、指导思想、期限(一)(一)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 年②《村镇规划标准》 ,国家建设部,1994 年③《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1998 年④《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1999 年⑤重庆市《关于发布<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1 年;⑥《永川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远景目标》 ,永川市人民政府,1996 年⑦《永川市城镇体系规划》 ,2002 年;《永川市三教镇集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永川市建设委员会、三教镇人民政府,1998 年⑧《三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教镇人民政府,1999 年 4 月⑨永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文件。
二)(二)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以保护环境目标,实现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三教镇社会经济发展与场镇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以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场镇建设的发展为根本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镇的科技进步,从意识观念、劳动者素质、就业保险、学习深造等方面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素质围绕这一目标的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是:1 遵循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原则2 以整体环境质量为前提的环境优先原则3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群体规模、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全镇的科技进步的发展原则4 加快场镇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的原则三)(三) 规划修编重点规划修编重点1 高起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以永川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十年规划发展战略和目标为依据,制定镇域及镇区建设的发展目标2 以永川市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为基准,确定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规划和村镇居民点各项基础设施规划3 结合永川市场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成渝高等级公路带来的发展优势与机遇,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制定三教镇镇区的场镇发展策略。
4 以《三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性规划制定三教镇镇域环境保护规划,创造良好生态环境5 以促进形成三教镇骨干产业为基本要求,指导确定场镇用地布局结构与发展形态;场镇用地布局要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为个体私营经济留有充裕的发展空间,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用地及基础设施条件四)规划期限(四)规划期限近期:2002---2005 年中期:2006---2010 年远期:2011---2020 年远景规划期:2021---2050 年(五)规划控制范围(五)规划控制范围三教镇规划区范围按二级控制,一级控制区(规划区)为远期规划图幅范围,二级控制区为整个镇域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三教镇镇域总体规划三教镇镇域总体规划一、一、 镇域概况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三教镇位于永川市西北部,离成渝高速公路永川路口 17 公里,距重庆市区 82公里,与“石刻之乡”大足县接壤,西靠巴岳山,北邻板桥镇,南接双石镇,永川至合川市、南充市、铜梁县的省道贯穿其境,交通便利全镇幅员面积 66 平方公里,直辖 22 个行政村,2 个居委会,10895 户,人口 37795 人。
三教镇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 2037 元,镇区企业 719 个,产值 44765 万元,小城镇建成区达 0.3 平方公里,人口 11075 人,基本建成水、电、路、讯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小城镇二)历史沿革(二)历史沿革三教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宋朝,因有三教寺(寺内有佛教、儒教、道教三教的神像)而得名民国 8 年为三教乡,属铜梁县第二区,解放后属铜梁第六区;1953 年划入永川县后,成为三教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8 年与玉峰乡合并,建三教公社;1961 年又分开仍为三教公社;1985 年建镇;1992 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玉峰乡与三教镇合并,建三教镇,镇政府设在原三教镇三)自然条件(三)自然条件三教镇地处重庆西部盆地,永川北部,距永川 17KM,城镇处于北纬2928′37″,东经 10548′12″,地属低山丘陵,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粮食和多种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 19.3℃,最高气温 42℃,年平均日照 1568.6 小时,东风和西北风较为显著,平均风速 2.2 米/秒年平均降雨量 1045 毫米,最高降雨量 1174.5 毫米,最低降雨量 297.3 毫米,降雨日数为 61 天,降雨多集中在 5-10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81%,春季降雨量占全年的 15%,降雨量分配平均,春季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夏季雨量集中,但七、八月平均总辐射量较高,这样影响农业生产。
四)技术经济条件(四)技术经济条件三教镇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以稻、麦、玉米、蔬菜、柑桔、渔等为主,现有耕地面积 35739.53 亩,97 年年粮食产量 20536 吨,林业方面有楠竹、慈杂竹、松、杉、果树等,97 年财政收入为 453.7 万元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97 年煤炭产值 1842 万元境内有邓家岩、陡沟河、石龙冲等 11 座水库,山坪塘 176 口,栏河坝 5 道,蓄水总量为 1700 万立方米三教镇乡镇企业较为发达,1997 年乡镇企业总值 5.46 亿元,乡镇企业个数717 个,从业人员 7380 余人,主要以铸钢、铁、冶炼、铸造企业为主,共有冶炼、铸造企业 105 个,其中在贵州、云南、成都、重庆等地 72 年,97 年冶炼铸造业总产值 15787 万元,97 年被重庆市命名为钢、铁专业镇,另有煤矿 10 年,建材厂食品加业厂等三教镇交通方便,已建的大足、铜梁、合川等到永川的公路从镇的中心通过,永川到板桥、寿永、三教到中心桥等公路贯穿 9 个村,镇中心到永川仅 17 公里五)(五) 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三教镇除区际交通较发达外,镇域内交通运输也较发达,主要公路有 4 条,22个村已有 19 个通汽车,镇内有自来水厂一个,已有 22 个村基本吃上自来水,各村已普及用电和有线广播,住宅已通 22 个村,闭路电视通过 8 个村。
集镇基础设施较好,发展吸引力强三教镇集镇由西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