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套.doc
90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 1 -一、七律·长征 - 1 -二、长征组歌两首 - 3 -三、老山界 - 5 -四、草 - 7 -五、长征节选 - 8 -第二单元 - 9 -六、枣核 - 9 -七、最后一课 - 12 -八、始终眷恋着祖国 - 15 -九、古诗四首 - 18 -十、晏子使楚 - 22 -第三单元 - 24 -十一、背影 - 24 -十二、甜甜的泥土 - 27 -十三、人琴俱亡 - 30 -十四、我的母亲 - 32 -十五、父母的心 - 35 -第四单元 - 39 -十六、小石潭记 - 39 -十七、记承天寺夜游 - 45 -十八、蓝蓝的威尼斯 - 52 -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 - 54 -二十、阿里山纪行 - 56 -第五单元 - 59 -二十一、苏州园林 - 59 -二十二、都市精灵 - 61 -二十三、幽径悲剧 - 63 -二十四、明天不封阳台 - 65 -二十五、治水必躬亲 - 68 -第一单元一、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3、了解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学生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教法、学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1、由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长征2、教师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朗读录音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3、学生齐读课文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品味诗中画面1、创设问题情景: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2、创设问题情景: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四)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五)作业1、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2、课后探究:“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板书设计:七律长征远征难:只等闲:逶迤、磅礴细浪、泥丸(夸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水拍云崖、铁索寒和乐观主义精神千里雪更喜、尽开颜二、长征组歌两首【教学目的】1、欣赏、体会歌词精当的语言2、领会两首歌词蕴含的丰富感情3、鼓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继续发扬长征精神教学重点】1、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歌词用高度概括的画面和精当的动词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2、过雪山草地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并学习其钢铁意志教学难点】:理解歌词中心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教学设想:这两首歌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给人以思想上的熏陶和激励,教读时宜设计相关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读、思中体会其深刻内涵这两首歌词艺术特色相似,在教读第一首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自行鉴赏分析第二首,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学方法】:朗读、欣赏、讨论、演讲【教具准备】:用电影长征中的个别画面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以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第四、六乐章制成课件,以激发学生学习“长征精神”的兴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预习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掌握预习提示中生字词(音、形、义)3、搜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由长征电影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二、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红军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资料三、学习第一首歌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由学生朗读,教师导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歌词蕴含的感情2、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领会文章深意:(1)红军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2)“天如水来,水似银”一句有什么作用?(3)作者高度概括了几个战斗画面?你能对其中一个画面展开描述吗?(4)你认为歌词中哪些词用得较精当?试谈谈你喜欢的理由5)本首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吗?3、读课文,欣赏长征组歌第四乐章,结合歌词学习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领略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马艺术4、齐声朗诵课文5、小结:这首词描写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四、学生自己鉴赏分析第二首诗:1、思考题:(1)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加以渲染?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含义3)试向你的同桌推荐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2、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3、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小结五、讨论题: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项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六、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板书设计:四渡赤水出奇兵反面条件:自然环境严酷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军事处境艰难战斗情况威逼贵阳、佯攻昆明正面条件:人民支持拥戴巧渡金沙江根本条件:毛主席用兵如神取得战略转移中的大胜利三、老山界【设计思路】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这篇文章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它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叙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作者陆定一(1960—1996)在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他以朴实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进行记叙描写,条理清晰,内涵丰富,写法新颖,很适合中学生学习根据文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特色及其表现中心思想的手法,在教学时,应将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进行叙事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将体味红军乐观顽强的精神、学习通过精彩的环境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作为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课文之前,自行查找并阅读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观看2001年央视拍的长征,让学生了解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从中感受长征的伟大意义和其中红军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样,有了情感铺垫,学生较易进入课文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总结归纳、探究发现,达到充分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锻造探究问题品味文章的能力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观看长征片段,感受长征精神影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历史并感受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这样学生较易进入课文情境,体味和品析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的时候,问题和课文精华就可以水到渠成出来了2.预习课文并查阅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教学步骤】1.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课文线索,把握全文内容;掌握文中生字词,并画出自认为好的词、句、段;找出文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需要讨论的地方,圈点批注按照循序渐进的步骤进行教与学1)巩固旧知,自然过渡让学生齐背本单元刚刚学过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巩固旧知,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2)了解作者情况,明确写作背景学生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陆定一是参加过长征的人,教师提示:亲身经历的事情,写起来特别真实而细腻,注意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作者的感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当时红军的真实感受。
3)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清课文叙事脉络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本步骤设计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a.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明确体裁是记叙文,找出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是阅读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是把握课文内容的首要步骤学生可合作在文中快速找到答案,从中可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效率b.找出表示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语言标志这篇课文叙事有一个明显特点:顺序清楚,有条不紊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很快地在原文中找出时间变化的标志及其相应的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认识到本文的叙事顺序:顺叙这样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课文的叙事脉络教师适时提示:学习本文的叙事写作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讨论话题: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多长的时间?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时间变化归纳出翻越老山界的时间:整整一天时间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从中看到老山界之险峻难走,认识到红军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和乐观的生活观念c.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哪些困难?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讨论交流,通过自己的语言概括红军翻越老山界四方面的困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教师引导学生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讨论话题: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态度如何?学生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思考,并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点拨(从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入手,如与瑶民攀谈并送之与米、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及作者自身的真切体会等)本步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为下步设计奠定基础2、研读赏析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学交流同学交流后,由学生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这样,充分营造一个自由轻松而有研讨氛围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并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主要归纳为二个精彩片段1)精彩片段一赏析讨论话题:我们想象一下“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连接起来……”这一奇观,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战士的风趣语言,感受红军在困难面前的幽默和乐观,看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精彩片段二赏析讨论话题:a星夜登山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b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勾画关键词。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又有乐观情趣本步骤设计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分析和赏析精彩片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能养成“苦中也有乐”的良好心态3、归纳总结(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创意地表达)(2)让学生同位间。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