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空
  • 文档编号:137311933
  • 上传时间:2020-07-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9.75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 度 ”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 宁信度,无自信 也 ” (选自韩非子) 【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球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注】 遽( j ):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 不亦惑乎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 郑人 ” 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 蠢人蠢事 ” ,请简要概括这个“ 蠢人 ” 所做的 “ 蠢事 ”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 (2)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船停了,(这个 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 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 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且:将要 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度:测量 句意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坠:坠落; 句意为:不是很糊涂吗?惑:迷乱,糊涂 (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 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中重点词语有及:等到;罢:散;遂:最终句意为: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 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中重点词语有止:停;契:刻句意为: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 下水寻找剑。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找到相关句子从原文中找到原句,在翻 译即可; 从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 足? ” 曰: “ 宁信度,无自信也 可以看出整人的可笑之处; (4)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细读文章可知这个“ 蠢人 ” 所做的 “ 蠢事 ” ,从 “ 从其所 契者入水球之 ” 可以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是主观题型从“ 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上回答 故答案为: 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船停了,(这个楚 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 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 中寻找落水的剑; 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 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 用法的词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 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两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文中的寓意 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有一个将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事先量好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 在座位上,去集市时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道:“ 我忘了带尺 码 ”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 人问(他) “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 “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足码,也 不相信自己的脚 【乙】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 “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赵且伐 燕苏代 为燕谓惠王 曰: “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 , 以 弊大众 ,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 “ 善 ” 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 伐:攻打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 惠王:赵国国君 曝( p ):晒 太阳 喙:鸟的嘴巴 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 相支:长久相 持 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赵且伐燕 ________ 以弊大众 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4)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 (1)将要;蒙蔽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 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 于接受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析】 【分析】( 1)“ 且” 是副词,将要;“ 敝” 指使 劳苦(贫困) (2)注意相舍指放过对手;并指全都;故翻译为: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 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 3)我们可以不同的人物角度方面来回答如从苏代的角度,抓住“ 方法巧妙、态度诚 恳” 等方面来回答;从惠王的角度看,抓住“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方面来回答 (4)从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中可知,这个成语应为:鹬蚌相争,渔 翁得利 故答案为:( 1) 将要; 使 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 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 于接受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 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 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 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积累成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 来分析成语和谈启示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 , 字元方,曾于东都 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 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 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 不尔,是欺之 也 ” 【注释】 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 东都:指洛阳 遽:急忙,立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B. 是欺之也 /则是无信 C. 子侄以为言 /我言秋日胜春朝 D. 不尔 / 尊君在不 (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 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 (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 此宅子甚好 /但无出水处耳。

      (3)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欺骗人,这种 诚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歌颂 【解析】 【分析】( 1)A 于:在 /对 B 是:这是 C 言:话 /认为 D 不:不是 /通“ 否” , 表疑问的语气词 (2)根据句意: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 这房子非常好,但没有排水道而 已啊 ” 故句子划分为: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 /但无出水处耳 (3)元方宁愿房宅卖不出去,也绝不骗人,可见陆元方的为人正直他既做正直的人, 又说正直的话,办正直的事卖宅虽然失败,却留下了他诚实、正直的美德金钱和美 德,哪一个可贵呢?很容易辨析 故答案为: B 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 /但无出水处耳 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欺骗人,这种诚 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歌颂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对选项要逐项理解比较,仔细分析辨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语句的意思理解,在此基础上依 据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断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章中 对对象描写的语句的理解,要准确地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 将焉之? ” 文侯曰: “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 天雨 ________ 公将焉之 ________ 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3)给这则短文拟写一个标题 【答案】 (1)约定;下雨;到、去、往;于是,就 (2)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3)文候与虞人期猎 【解析】 【分析】(1)本题中的“ 雨 ” 是名词用如动词,“ 下雨 ” 的意思; “ 期” 是古今异义 词, “ 约定 ” 的意思 ( 2)在此题中,要注意“ 虽(虽然)、岂(怎么)、期(约定)” 的意思,必须翻译出 来 (3)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本文叙写的主要事件 是“ 文侯与虞人期猎” ,可用此作为文章的题目 故答案为: 约定;下雨;到、去、往;于是,就; 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文候与虞人期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12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Make it happen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听力和重难点简析(2025秋).doc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