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doc
5页初中历史知识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定义 三司: 三司是明朝地方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合称1376年,朱元璋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或称都司,掌管地方的军政三者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中央相关部门 五军都督府: 明初军事改革的产物,由原来的大都督府而来,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军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都督府只能管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帅军队兵部负责军官的选授,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在则在皇帝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并承旨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后,统兵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到原在卫所 锦衣卫: 官署名,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太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令监管刑狱,赋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除了负责侍卫、密缉导致奸佞之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知识扩展 南宋灭亡五十余年后,元朝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独霸一方,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攻占大都(北京),蒙元统治者首领北逃,结束了在中原98年的统治,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明朝统治中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知识导图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特性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的特点: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理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知识点拨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3、军事上:明太祖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4、法律上:明太祖制订《大明律》,《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同时主张量刑的“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5、特务统治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的管辖 6、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进步性和消极性: 1、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稳定和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2、消极性: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置于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知识拓展 朱元璋严惩贪官和节俭: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绝不宽恕!”朱元璋对于这句话坚决执行,他后来颁布的《大明律》中,严禁官吏贪污,凡官员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处死。
后来还把大量惩治的官民贪赃受贿的案例写入《大诰》中,来提醒官员不要以身试法 朱元璋对自己制定的法律,带头实行,而且执法相当严厉,这在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中是少有的他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他还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违法乱纪他毫不留情废了他的官职开国功臣汤和的姑夫,自以为有硬邦邦的靠山亲戚,就隐瞒常州的土地,不纳税粮,朱元璋也将他依法处死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苦农家,不仅深深体谅农民生活的艰辛、物力的艰难,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宫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节俭她们从不乔装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过几次的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
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用了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朱元璋不喜欢喝酒,他多次发布限制酿酒的命令他不爱奢华,讲究实际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不要建造楼台亭阁为了让儿子们得到锻炼,他命令太监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皇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朱元璋出身贫寒,从小没有读书的机会,从军后,到称帝晚年一直保持勤奋好学的作风作战之余,理政之后,他常常请儒生讲述经史经过几十年的刻苦自学,他不但能写手扎、军令,还能写诗作赋他终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懈怠,不腐化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教学目标 1.掌握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政治上、思想上、特务活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对比分析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显差异 3.总结明太祖采取这些特色措施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