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pdf
9页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4545 分)分)1、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可补充的现象是()A镜子中的“自己”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2、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3、2015 年 6 月 1 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1/9A沿 ON 向后折转板 F B沿 ON 向后折转板 EC改变光线 OB 与 ON 的夹角 D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5、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用力拉弹簧C往墙上敲钉子 D往前推桌子6、某凸透镜焦距是 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 5cm 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虚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7、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8、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9、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2/91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11、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12、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3、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小孔成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C属于虚像的是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14、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3/915、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1、用一个容积是 2.5L 瓶子装满某种食用油,油的质量为 2kg,由此可知这种食用油的密度为_,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_kg 的水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_,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_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突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的横切面呈_,转到某一位置时可以_,方便观察读数3、如图所示,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刻度尺不正确4、湿衣服晾干,这是_现象早晨,花草上会形成露珠,属于_现象5、填写合适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 165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_三、作图题(每题三、作图题(每题 8 8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4/91、请在如图中的填入正确的电表符号2、如图是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路,请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每题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212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移动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小金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他想了许久,针对老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天平正确操作程序测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 1 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m1步骤 2:故意将游码放在 0.2g 的位置,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 2 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2步骤 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 3 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3则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大小关系为_因此他知道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2、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5/9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 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管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个小塑料瓶,B 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 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171921232527h(cm)30.0相邻高度的高度差24.919.714.69.44.25.15.25.1M5.2h(cm)(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 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3)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6/9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填“大”或“小”);(5)用此温度计能测 29及其以上的温度吗?_7/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4545 分)分)1、C2、B3、D4、A5、A6、C7、A8、C9、A10、D11、D12、D13、B14、A15、C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1、0.8103 2.52、热胀冷缩内径很细3、A B4、汽化液化5、cm cm三、作图题(每题三、作图题(每题 8 8 分,共分,共1、1515 分)分)弯曲三角形1616 分)分)8/9作为放大镜使用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212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游码m3m2m12、5.2小不能9/9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