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doc
9页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阮明高 碧江中学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结构成的既然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和相应的功能特点,那么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以通俗的类比、演示实验和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主要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本节课是前三节的延续,而且为下一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的热情和欲望,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细胞知识,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和能量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对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本节的能量转换等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生活实例、演示实验、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①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描述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③通过录像、视频、图片、模型的演示,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②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③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教学难点: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②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分析新课导入【情境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人造皮肤)问题1:若想成功培养的人皮肤细胞,需要提供有的条件?观察、思考推测应向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什么物质?由人造皮肤无出发,通过一段人造皮肤的介绍的视频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视频回答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细胞的生活”的兴趣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情境2】探究分子的运动:学生品尝加入红糖的水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蔗糖会在水中消失?加入糖之后为什么会变红?【情境3】演示蔗糖扩散实验和蔗糖分子扩散动画1、 品尝加入糖前和糖后的味道,分析现象,讨论,小结2、 小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观看演示实验和动画,得出结论:蔗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个蔗糖分子扩散开来,挤进水分子的空隙中通过品糖的活动,初步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的活跃性二、探究细胞中有哪些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准时所需要的材料:花生、小麦、橘子、针、酒精灯【情境4】食物品尝、观察问题3:品尝橘子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情境5】花生印油迹实验问题4:花生能印油说明可能含有哪些物质?【情境6】小麦燃烧实验问题5:小麦能否燃烧并释放热量?燃烧后留下的是什么物质?分组实验:探究细胞中的物质1、 品尝橘子和观察鸡蛋,推测鸡蛋和苹果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2、 花生印油迹实验:把花生掰开,在白纸上挤压,观察现象并作出解释3、 小麦燃烧实验:小麦燃烧后;留下的是什么物质总结:细胞中物质有两大类:一类分子比较小,如水、无机盐等,一般不含碳;一类分子比较大的,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一般含有碳运用实物品尝,花生印油,将抽象的物质实体化,学生在品尝,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大致得出细胞含有的一些物质通过小麦燃烧试验,让学生加强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理解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调动课堂的氛围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情境7】学生活动:学生角色扮演细胞膜的功能问题7:物质是否进出细胞?物质进出细胞时要通过什么结构?细胞膜是否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呢?【情境8】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动画兴趣活动,体验细胞膜的功能;总结: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物质进入,把有害物阻挡,排除废物。
通过学生角色扮演,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十分活跃,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扮演认识到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四、能量转换器【情境9】由生活事例引入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情境10】能量的分类以及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展示电动车组成:车体、电机部分,电池,演示电动车的运转过程,电能转换为动能,引出能量转换器的概念问题8:细胞中存在哪些能量转换器【情境11】结合PPT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分析生活的例子,理解细胞的生活是需要能量的,观察电动车运动的展示实验,理解细胞中也存在能量转换器 总结: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结合生活的事例,电动机的运动过程展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通过演示实验突破了本节当中的知识点(能量转换器)五、课堂总结、练习【情境12】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得到的收获,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归纳总结 练习 ,反思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我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还能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板书设计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 细胞中物质(1)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2) 物质分为两大类:无机物 、有机物 (3)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物质进,废物出,有害物质阻挡。
2、 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化学能(有机物) 细胞利用的能量 教学反思1、情境与问题设计反思情境设计的数量与质量情况;组织设计和运用了12个情境教学资源,这12情境各有特点与方式,视频、动手小组实验、自我总结、演示实验等等,相互穿插,不仅是呈现了课堂的多元化,也丰富了课堂知识面和不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于问题的设计(运用原有问题不多,只有2个,新设计问题6个共运用了8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是连续性问题往往由浅入深,而且这些问题都能通过不同的情境活动学生自我就能完成自我的解答,学生容易得到成就感这些问题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于学情与课标,选取有效情境素材,引领学生进入意境,2.遵循思维逻辑,设置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学科逻辑,3.体验情境活动,达成主题升华,实现教学的社会服务价值2、问题驱动力形成反思本节课设计了8个问题,基本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严格落实“问题驱动力教学”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
3、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思从课后交上来的作业中,效果检测100分中,全班平均分89.2分,全班50个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5分,合格率90%,优秀率75%.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非常可以的,重点知识完成了突破,但是部分同学在在对本节难点内容掌握有所欠缺学习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以生物学事实、现象为支撑,需要以理性思维方法为途径本课题的设计学生以通过实验、探究等获得生物学事实,同时辅助现有的生活现象的直接经验,获取和理解本课当中的生物学概念学生根据这些教师提供的素材,经过实验、归纳等方式建立概念,通过演绎、类比等方式深化概念的理解特别是结合概念的建构安排合理的实验、探究等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探究、实践,从而在获取事实证据、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理解并参与科学探索实践,又可以理解生物学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完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4、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自身心理素质在课堂上语言不够简洁精练,有些话语有些重复啰嗦二、合作学习、学生活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学生合作活动表现不够积极踊跃。
这样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就影响到课堂气氛这主要我是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组织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还没有完全自信 三、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个别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学生的兴趣没完全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扩展,对问题的探究就缺少深度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主备人:阮明高 审核:生物备课组姓名: 班别: 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描述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通过录像、视频、图片、模型的演示,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0-54页【知识点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1、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 和 2、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 、 、 ,一般不含碳,统称为 ;另一类是分子较大的,如 、 、 和 等,一般含有碳,统称为 。
一粒小麦种子,放到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就是 ,剩下的灰烬就是 3、细胞的生活需要的物质要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 ,它能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一些 或 的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知识点二: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以及能量转换器】4、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1)叶绿体:叶绿体中的 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成 ,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 中2)线粒体:线粒体可以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三、效果检测:【基础反馈】1. 下列属于细胞中的有机物是( )A、蛋白质 B、水 C、氧 D、无机盐2.外界有害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细胞膜 B.细胞膜、细胞壁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 4. 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细胞5. 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