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古诗背诵.docx
6页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背诵1、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这是一首汉代乐府名歌青青:绿色葵:一种蔬菜朝露:早晨的露水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秋节:秋天焜黄:草木枯黄华:同“花”百川:众多河流徒:白白地译文:园子里的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来,就被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泽,使他们充满了生机可是这些万物也常常担心秋天的到来, 因为秋天树木枯萎, 百花凋零, 万物都失去了生命力所有的河流向东流到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不努力学习,等到老了也是白白地伤心2、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 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⑺作品注释⑴东皋( gāo ):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临近⑵徙倚( 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1⑸犊( d):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薇 ”是一种植物古时 “采薇 ”代指隐居生活作品译文傍晚在东皋向远处眺望, (独自)徘徊而心里无所依托树木都已染上了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圈,猎人骑马带着猎物归来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 ,怀恋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⑴,北风江上寒⑵我家襄水曲⑶,遥隔楚云端⑷乡泪客中尽⑸,孤帆天际看⑹迷津欲有问⑺,平海夕漫漫⑻作品注释⑴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渡:大雁南飞南:译作“初”⑵首二句从鲍照《登黄鹤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脱化而来⑶襄( xiāng )水曲( 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译作“湘”,又作“江”曲译作“上”⑷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译作“山”⑸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⑹孤:译作“归”天际:天边译作“天外”⑺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⑻平海: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江面宽阔,水势浩大,称为“平海”9) 《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问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俊文渡口(迷津) 。
这两句化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落拓失意,前途渺茫之叹作品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因而江上分外寒冷家乡就在弯弯曲曲的襄水边,远隔楚云之端 思乡的眼泪已流尽, 客旅的生活无比辛酸,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失了去渡口的道路,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⑵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作品注释2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太清:指天空⑶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⑷撼: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⑸济:渡楫( j):划船用具,船桨⑹端居:闲居耻( 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⑺坐观:一作“徒怜”⑻徒:只能一作“空”作品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5、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解】: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2、悠悠:久远的意思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韵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36、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①,白水②绕东城此地一③为别,孤蓬④万里征⑤浮云⑥游子⑦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⑧去,萧萧⑨班马鸣⑩作品注释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明净的水 ③一:助词,加强语气 为别:分别④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⑤征:远行⑥浮云:飘动的云⑦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⑧兹 :此⑨萧萧:马的嘶叫声⑩班马:离群的马作品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郭的背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东城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游子行踪不定,就像浮云一样随风飘荡,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7、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字词注释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 zh āo ):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碧霄:青天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4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8、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注释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②适:恰好③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 qi ):心满意足④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⑤幽径:小路⑥熊升树:熊爬上树升,升高⑦何许:何处,哪里。
⑧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的山峰, (山峰)随着观看的角度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9、浣溪沙苏轼(宋)游蕲( q )水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⑵短浸⑶溪,松间沙路净无泥⑷潇潇暮雨⑸子规⑹啼谁道人生无再少⑺?门前流水尚能西⑻!休将白发⑼唱黄鸡⑽注释1. 蕲水:即现在湖北浠水2. 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3. 浸:泡在水中4.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 " 沙路润无泥 "5. 潇潇: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6. 子规:布谷鸟7. 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8. 此句当为写实但 "门前 "云云,亦有出处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 ,谓天5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 "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 一行进去请业, "而门前水当却西流 " 9. 白发:老年10.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老年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
表示时光的流逝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译文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欢快的啼叫 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 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 sh )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字词注释⑴ 僵卧:指卧病在床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⑸ 思:想着,想到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 sh ),守卫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边塞⑻ 夜阑:夜将尽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3] 全文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北方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