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pdf
9页20222022 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2.2gCO2 和 1.8gH2O,另取 3.2g该有机化合物在 O2 中完全燃烧,消耗 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CCH4DC2H4O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2:7C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x 的值是 7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1/9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7、AgNO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 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生活中节约用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 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0、“84 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2/9理可表示为:2NaOH+Cl2=NaClO+X+H2O,则 X 的化学式是()ANa2OBNaClCNaHDNaClO31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3、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14、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15、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3/9A金 aUB锰 MnC氦 heD银 AG16、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1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 R 指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9、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20、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9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化合物的是 _,纯净物的是 _,混合物的是 _,氧化物的是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2H2中“2”的含义:_,_2)CO表示_3)Na+表示_3、下图中、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25/9(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2)X=_3)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选填序号)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_(选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a向 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 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
2、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6/9(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符号表达式_(2)红磷燃烧的现象_(3)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的目的是_(4)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_(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5)若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少,其原因是_(写出一点)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称取铜锌混合物 10 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此时用去 49 克稀硫酸,剩余固体 3.5 克计算:(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2、国家标准规定:市售尿素中 CO(NH2)2 质量分数在 96%以上为一级品,某供销社出售一批尿素,其含氮量为 45%(杂质不含氮),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可否按一级品出售?(写出计算过程)7/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B2、A3、B4、A5、B6、D7、B8、B9、C10、B11、C12、D13、C14、C15、B16、C17、D18、B19、A20、A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A D AD BCE D2、2 个氢气分子每个氢气分子中有 2 个氢原子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钠离子3、19.00 20 8 BC B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8/91、进行对比 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合理即给分)五氧化二磷 P+O2P2O5产生大量白烟;放2、磷+氧气点燃点燃热将氧气消耗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小于五分之一红磷不足(合理即可)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1)35%(2)0.2g2、解:假设该尿素样品的质量为 100g,其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45%=45g45g100%96.4g142则样品中 CO(NH2)2质量为:12+16+142+1496.4g100%=96.4%96%该尿素中 CO(NH2)2的质量分数是:100g答:能按一级品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