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能计量基础及新技术(第二版)第8章异常计量的判断与处理.ppt
31页第8章 异常计量的判断与处理 用“瓦-秒法”初略测定电能表误差,条件:测试中只接对称负载并且平稳 原理:功率不变时,铝盘匀速转动的速度n为n=AP=电能表常数Χ用户电功率 盘在时间T内所转圈数N为N=nT=APT=AW=电能表常数Χ用户所用电能 即铝盘转N所花时间为 A—电能表常数,转/度电;N—圈转,转;T—时间,秒;P—功率,瓦定圈测时法,t为现场实测转10圈的时间,T为转10圈的理论时间 如该误差 一般表明无接线错误[例8—1],该粗略误差不能作为真实误差记录、调整,只起判断异常作用定时测圈(闪)法,感应式电能表定时测圈法理论圈数表,电子式电能表定时测闪法理论闪数表,[例8—5]:分析:本月因轮换互感器和改正接线,将整个抄表期分成了三段时间,电流互感器一次匝数穿错时退补电量,只将一、两个TA匝数减少,造成TA一次匝数不配套 ,同时有反接,,电能表超差时退补电量,电能表停转时应补缴电量,电能表跳字时应退补的电量,表正向潜动时退补电量:10分钟内看到两次铝盘色标经过窗口,判定为潜动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例]某用户电能主计量装置,电流互感器A、C相极性均接反,电压相序C、A、B,运行两个月,共交85000kWh的电费,负载 平均功率因数角Ф=35°,电能表的误差γ=3.6(%),求这两个月应退补的电量。
解:错误接线 所计量的实测功率为求其更正系数时,带入Ф=35°,△W = W真-W计 =73746-85000=-11254 kW·h (应退还用户),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例]上月抄表读数9000,本月因轮换互感器将电流二次线全接错而反转,表示值由0020变为9600,接线方式为 , 反转误差- 4(%),改正接线到月底抄表,读数为9800,计算本月真实电量及应退补的电量解:第一时段正确 W1=10020 - 9000=1020 kWh第三时段也正确 W3=9800-9600=200 kWh仅在第二时段电能表反转,查表可知这种接线方式的更正系数为,,第二时段抄见电量 W2计 =9600 - 10020= - 420kWh,,W真 = W1+ W2真 + W3=1020+436.8+200=1656.8 kWh,,误差电量ΔW=W真 - W计=1656.8 -(9800 – 9000)=856.8 kWh,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低压穿心式电流互感器铭牌上的表格,低压穿心式电流互感器,虽然铭牌上有标称变比, 但其一次线圈的匝数却是可变的,以适应不同一 次电流的用户需要。
匝数不同,计费倍率也不同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发现电流互感器一次穿心匝数错误,要进行电量退补此时误差电量△W的表达式为△W〉0,表明用户应补缴电费为防止以上错误发生,一次线圈穿心匝数最好选为一匝另外数一次穿心匝数时,要看通过TA圆环中心有几匝,不能数通过外环几匝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例] 一组穿心式TA的额定变比为75/5,一次线本应穿心2匝,结果全部错穿成1匝,抄表电量为1000kWh,计算应退补多少电量kWh用户应补交1000 kWh的电量电费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有些窃电户私自减少TA的一次匝数,但为了掩人耳目只将三相中的一个或两个TA匝数减少,造成一组电流互感器一次匝数不配套在功率因数接近1,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时,处理办法是将正确电量设为1,则三元件有功计量装置三只TA每只贡献三分之一的电量,共计电量为,,,,=(本月抄见数一上月抄见数),,计量电量占真 实电量的比例,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例6—9] 某三相四线制三元件有功计量装置,一组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有两只一次穿心匝数为三匝,倍率为50/5;有一只仅穿了一匝,倍率为150/5按照10倍的计费倍率收费,抄表电量为1000kWh。
计算应退补的电量第五节、退补电量计算,例、某三相四线制三元件有功计量装置,各相负荷不平衡,A相电流50A,B相电流20A,C相电流10A,三相的功率因数角相等A、B两相TA的倍率为150/5(一次穿一匝),C相TA的倍率为50/5(一次穿三匝),按照10倍的倍率收费,抄表电量为1000kWh计算应退补的电量 解 该例三相负荷不对称,正常计量时每个计量元件对总计度的贡献比例发生了变化,电流大的对总计度的贡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