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及防护对策..docx
3页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及防护计策王【关键词】 供应室[关键词] 供应室;有害因素;防护计策Nurse in Supply the Room work of Hamful Factor and Protection Coun terpla n医院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当进 行、防止医 源性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供应室护士的工作是负责回收、清洗、 整理包装、消毒、发放 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检查、治疗、手术敷料等;供应 室的工作性质打算了供应室是发放 无菌物品的场所, 也是污染物品的回收场 所;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 乙肝总感染率高达 60% 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 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1];供应室护士常常接触各种污染物 品,医源性暴露的 条件已具备;同时,供应室护士常常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而大多数 消毒因子对人体是有害的;供应室护士所接触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 因素 要比各专科护士纷杂,假如不清晰这些有害因素的熟识,提高职业防护意 识,现就供应室 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1 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1.1 生物因素 感染是常见而又严峻的一种威逼,最具威逼的感染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和艾滋病] 2],供应室在回收交换物品的过程中要清点各种器械,这些物品 往往带 有血液和其他污物,未经过任何处理,特殊是胸穿包及切开包,回收时 胸穿包上面脓液较 多、切开包血渍较多;可能有艾滋病或乙肝患者的血渍、污 渍、呼吸道分泌物等;其中仍 常常有一些针头、刀片等锋利器械,稍不当心就 有被刺伤的可能,刺伤后可引起多种传染病的感染;由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已逐步成为医院各项处理和诊疗工作的主要物品,因此, 在使用后回 收处理已成为供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供应室护士负责每日下科室 回收一次性输液器、注 射器并清点数量,夏季手套不透气,有的护士怕麻烦不 愿戴,这些物品带有很多病原微生 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 机会很大;1.2 化学因素 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 者中 毒可致癌] 2];环氯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 均可用环氯 乙烷消毒和灭菌;环氯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毒] 3];环氯 乙烷气体可以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疼、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可引 起皮炎和水泡;Hemminki 报道] 2]:孕妇接触环氯乙烷流产率高达 16.7% ,在早孕期接触危急 性更大;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作用[ 3];广泛 用于医院器械的初步处理,桌面、地面等的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 发性、刺激性,溅到皮肤上会损耗皮肤,高浓度含氯消毒液挥发出来的刺激性 气味,会使人的眼睛及 呼吸道感到不适;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1.3 物理因素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灭菌温度范畴 121 C ~134 3];开启锅门及取出物品时,操作不慎,碰着高压锅内壁,皮肤就会烫出水泡,特殊是夏季, 消毒间温度 高、湿度大,工作人员穿半袖装,极易烫伤;我院供应室 6 名护士 均有烫伤史;供应室属噪声严峻污染的科室,长时间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惫、烦躁、头疼 和听力下降 等;长时间暴露于 90 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疼、头晕、 耳鸣、失眠[ 4]; 高压蒸汽消毒锅工作时、预真空灭菌器、排风扇、烘干机 等,不同程度地产生噪声,噪声 常接近 90 分贝;对机体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及 全身各系统的损耗;紫外线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成分的化学变化,使其遭到破坏而死亡;紫外线在 通过空气时, 使空气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因其具有强大的氧化作用,从而具有 强大的杀菌作用[ 5]; 供应室每日常规紫外线照耀 1 h 以上,用于空气及物体 表面消毒,虽然尽量支配在工作间 隙,但因工作需要难免常常拿取物品,紫外 线对皮肤、黏膜可引起炎性反应,对人体造成 不同程度的损害,紫外线消毒后 供应室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美国一项调查[ 2]证明: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于其他 人群;医 院供应室护士每日工作量大,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长时间站立操 作,取强迫体位简单使 人疲惫,极易发生颈椎病、腰椎劳损、下肢静脉曲张;2 防护措施2.1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要增加自我防护意识,组织学习有关艾滋病及呼吸道 传染病的相关 学问及防范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学问的学习,提高熟识;为了自己的健康,工作时肯定要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把好接触途径的关;全部 回收物品皆 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 6] , 由专人浸泡、清洁、消毒,并做好记 录,严禁回收包乱放以 免交叉污染;手套破了准时更换,在回收诊疗包或清洗 包装锋利器械时应当特殊留意,防 止被刺伤,被刺伤时要立刻进行伤口处理, 立刻用碘伏擦洗伤口;轻轻挤压出损耗处血液, 用肥皂液和流淌水冲洗,消毒、包扎,并上报医院感染治理科和医院领导] 7];72 h 内作 HIV 、HBV 等的 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 HBV 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 和乙肝疫苗;可疑 暴露于 HCV 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作 HCV 抗体检 查;可疑暴露于 HIV 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 AZT (叠氮脱氧核 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 HIV 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 4];建立刺伤登记制 度,并定期跟踪检查;溅到脸上的污染液体和消毒液要立刻流水冲洗;供应室 护士定期查体,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工作终止脱去手套后 也要洗手,洗手要按“洗手六步骤”仔细进行:涂洗手剂 (或涂 擦肥皂 )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用手心搓洗手背,左右手相同;手心对手背搓洗手指缝,左右手 相同;指尖 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 相同;一只手握住另一 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最终用流淌水冲 净;正确的洗手可有效地除去手上大 部分微生物,防止感染;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2 化学性有害因素的防护 环氧乙烷灭菌器必需安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勿接近火源; 对环氧乙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学问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卸载已消毒物品时,为尽量削减直接接触的机会,操作人员应快速卸下灭菌物品,削减整理、翻动灭菌物品的次数;皮肤接触环氧乙烷后,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 15 min ,同时脱去脏衣服;眼 接触液态 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少冲洗眼 10 min [ 3],遇上述情 况,应尽快就诊;正确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的消毒液要随时盖上盖子,工作时戴手套 口罩,配制 消毒液及擦拭地面、桌面消毒时要戴护目镜,以免损耗眼睛和鼻腔 黏膜;清洗人员必需戴 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 头套完全遮盖头发;在特地的清洗 槽清洗;清洗时应防止水的泼溅和气熔胶的 形成[ 3];2.3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防护 高压蒸汽灭菌要由培训合格的消毒员负责,熟识消毒锅的性 能,定专人治理、 定期保养、准时修理;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开门时不要面对锅门, 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锅内涌出的热气烫伤;夏季出锅时要戴套袖、手套, 防止 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为将噪声降至最低,可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 隔音板;紫外线照耀臭氧消毒时,尽量支配在中午下班人少时,消毒过程中如必需进入 房间,应关 上紫外线灯;消毒终止后至少过 30 min 才能进入[ 3];供应室各 房间应有通风设备, 并常常开窗通风;供应室护士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合 理支配工作,留意节力原就,工 作中可变换身体姿态,活动僵直的肢体,工作 终止后可做颈、背、腰的保健操或局部按摩, 并留意加强养分,劳逸结合,以 便更好的工作和保持自我健康;总之,供应室护士要正确 把握自我爱护措施, 把握各级防护标准,各种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防护成效;学习新业务、 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才能,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服 务于医院各科室 参考文献:[1] 毛秀英,吴欣绢,于荔梅,等 .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形的调查 [ J] 中华护理杂 志 , 2003 ,38(6) :422425.[2]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 . 医护人员职业性损耗的危急因素及防护对 策] J ]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 37(7) : 53253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M] .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 152205.[4] 李映兰,罗贞 .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急因素及防护计策 [ J] . 有用护理杂 志, 2003 , 19(1) : 6768.[ 5] 山东省卫生厅 . 山东省各级医院工作人员三基训练标准, 1992 : 205253.[ 6] 王爱霞 . 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3 :248253.[ 7] 易滨 .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 [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 40(3) : 237240.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