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轼“明月”意象三重情感矛盾: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5页
  • 卖家[上传人]:丹****
  • 文档编号:367643756
  • 上传时间:2023-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苏轼“明月”意象三重情感矛盾: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明月”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青睐。他们通过明月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自身的主观情感也得以安放。苏轼在“明月”中安放情感时超越了一般使用“明月”意象的文人,其中寄托的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几种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感。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这些矛盾的情感互相碰撞,巧妙地融合在一轮“明月”下,其情感之深厚、方法之高妙给读者以多重心灵震动。亲近与疏离首句“明月几时有?”追问明月起源,探寻宇宙初生,透露着朦胧的宇宙生命意识,但是词人没有继续探究下去,而是“把酒问青天”,将这个亘古难题抛回给青天。在这个问答回合里,苏轼无意探求客观的明月起源,而是把青天当作自己可以把酒言欢的朋友,完成对“明月”的关切。“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一直寄托着古代人民对明月的憧憬与幻想,在月亮的清辉下,无数奔月成仙的神话都平添了几分真实。深受道家思想浸染的苏轼,在丙辰中秋的夜晚彻底沉沦,一个“欲”道尽他对“明月”的渴慕之情、亲近之心。他在月下大醉,月光抚慰着他那颗孤独失意的灵魂,让他那不满于现实社会的内心掀起波澜。人世间的烦恼悲哀、官场的失意无奈,迫使他想超然物外,彻底解

      2、脱。但紧接着一个“又”字,表明他瞬间发生动摇。词人意识到,“明月”之上不仅是美好自由之地,也是高冷孤寒之地。有人把“高处”解读为官场,但笔者认为,官场在苏轼的心中不是一个美好的、没有烦恼的、可以让他摆脱一切失意的栖息地,如此解读难以解释前文对“高处”的好奇向往。这里的“高处”应该是美好自由的安居隐逸之地,是没有烦恼、担忧、牵挂的虚幻之地,自古少有人至。词人却直言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说明他不愿意就此逃避人间。由此,他的态度急剧变化,生发出恐惧,迫切地想要疏远“高处”,转而赞颂并不令人满意的人间,坚定自己对不美好甚至“险恶”人间的热爱与改造之心。只有在人间,而不是逃避到“高处”,才能体现以天下为己任、关心人间疾苦的儒家精神。苏轼身上儒道两家思想的博弈,是一种疏导内心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的途径(贺进水调歌头的特色及思想境界)。最终,苏轼对“明月”渴慕亲近与疏远逃离的矛盾情感互相碰撞、消解,以“起舞弄清影”为结。人世间有太多不如意,但词人会用无尽的热爱去消解它们。“明月”就这样陪伴着苏轼化解负面消极的情绪。怨怼与释然“明月”意象也体现着苏轼怨怼与释怀两种情绪的碰撞。“转朱阁,低绮户,

      3、照无眠。”月光游走,空间由高到低,时间悄然推移。“月亮”转过朱阁,透过窗户,照在无眠的词人身上,词人望着中秋又大又圆的月亮,孤独加倍席卷而来。他不禁对“明月”展开诘问:“月亮你不应该对人世有所怨恨吧?可为什么你总在人们分别之际圆呢?”“明月”的圆满深深刺激着词人残缺的处境与心境。此刻的“明月”意象里承载着词人满腔的怨怼,正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明月”一样,“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总是无情的,不太体谅词人,但词人也清楚“明月”是无辜的,有情也好,无情也罢,都是词人自己心境的一种投射。苏轼“明月”意象的超越性就在于,当他将悲愤不满投射给“明月”时,也将自己的乐观豁达投射给“明月”。“月有阴晴圆缺”,正如“人有悲欢离合”,人世间的不圆满是生命的常态,任何人与事物都不能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这里透露出浓厚的哲理意味。苏轼在“明月”意象里,用释然达观去碰撞悲愤怨怼,最终化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人隔千里,月光普照,照到所有承受离别煎熬的人身上,抚平所有人的创伤。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也是对人生之不如意的释然,此处的明月成了苏轼与人生和解的见证(刘皓琳再

      4、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尽管人世间悲欢离合不可避免,但苏轼依然执着地、积极地热爱着生活,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明月”意象。沉醉与清醒“明月”意象中,酩酊大醉与深刻清醒兼具,这层矛盾碰撞比前两层更隐秘,更不着痕迹。苏轼对“明月”的亲近与疏离体现在上片的字里行间,对“明月”的怨怼与释然渗透在下片的字里行间;而整首词里贯穿不息的是词人沉醉与清醒交织的意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心理互相碰撞、互相抵消又互相加强,沉醉有几分,清醒就有几分。孙绍振教授赏析这首词时曾说:“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沉醉而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词的小序明确交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人欢饮到天亮,大醉一场,整首词是在大醉中完成的。正是在大醉中,苏轼才能够展开他那不受现实约束的想象力,挣脱肉体的沉重与束缚,在月下翩然起舞;摆脱精神的渺小与卑微,以“青天”“明月”为友,与“青天”把酒言欢,质问“明月”为何偏与人作对。醉眼里的美好支撑他欢饮到天亮,却不能麻醉他那始终清醒的心灵。“几时有”“不知”“是何年”,沉醉中一切“不知”指向“不知有多好”。“沉醉”驱使他想要“乘风归去”,但风未至,心底之冷先达,让他猛然惊醒。只是在心里想一想,这份寒冷就迅速蔓延全身,清醒中的“不知”指向“无能为力”。此时的他欲实现抱负而无能为力,欲求兄弟相聚也无能为力。“清醒”驱使他回归现实。他能做的只是尽自己之所能,努力舞好人世间的舞蹈,担起儒家君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月有阴晴圆缺”,“明月”与人类一样身不由己,人要坦然接受不圆满的人生常态。道家思想中的顺其自然也呼唤苏轼清醒过来,面对现实。“明月”意象里交织着苏轼的清醒与沉醉,融汇着他儒道两家思想、个人悲欢与社会责任的相互博弈与相互促进。“明月”也成了一个鼓励者,激励苏轼积极清醒地面对人生。综上所述,苏轼的“明月”意象集众人之长又远超其上。面对“明月”的亲近向往与疏远逃离、怨怼责问与释然达观、沉迷大醉与深刻清醒,这三重相反相成的情感意识在苏轼的“明月”意象里自然碰撞,化解了他负面消极的情绪,见证了他与不如意之人生的和解,又鼓励他积极清醒地面对人生。我们读懂了“明月”,也就读懂了苏轼的心灵。

      《苏轼“明月”意象三重情感矛盾: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由会员丹****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明月”意象三重情感矛盾: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