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设计.doc
5页2 周总理,你在哪里:1.体会本首诗所表达的对周总理深切怀念的感情2.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学习诗歌构思的巧妙和新颖3.品析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作用2课时: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他没有子女,却有千千万万的人热爱他;他在国外的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却拥有比任何人都多的精神财富;他离开了人间,连骨灰都洒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大地,他就是周恩来总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柯岩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起感受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怀念吧!二、简介人物及时代背景 1.周总理因为时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的很少,让学生做好预习很重要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些事件 (1)周总理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事业所做的丰功伟绩: A南开上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长征中的一些故事 C国共两党谈判 D万隆会议 E莫斯科会议等 (2)伟大的人品和简朴的生活 2.作者简介柯岩,原名冯恺,女,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
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3.写作背景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四五运动)”——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4.播放视频 三、朗读感知1.朗读要求1)确定朗读感情、语调 明确:感情——深情、悲痛、崇敬、怀念 ;语调——低沉、 缓慢、寄托哀思 (2)划分朗读节奏,确定重音重音见PPT)周总理,你在哪里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2.听录音跟读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ā”,句中、句尾读“yā” )四、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各个小节,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明确:第一节:表现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二节:总理万里征程跋涉图歌颂周总理忠于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第三节:与农民一起耕耘图表现总理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光辉形象第四节:与工人亲切交谈图表现总理平易近人,关心工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第五节:为海防战士披大衣表现总理关心战士,爱兵如子第六节:总理风尘仆仆为党的事业 ,光辉业绩永世长存第七节:从事繁忙的政治活动,表现总理为革命日理万机地操劳第八节: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第九节: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更侧重于对总理的颂扬2.理清线索和结构1)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 (2)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 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五、课后作业1.熟读全诗,并能背诵2.思考:①为什么用“你”不用“您”?②第6小节“深深”“到处”“整个”等词的作用3.完成《基础训练》相关题目第二课时1、 合作探究(1) 内容赏析1. 朗读第一节,思考下面的问题1)“我们的”三个字不能少,思考为什么?明确:表现了周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2)“好”字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既揭示了人民崇敬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3) 说说我们想念你后,为什么还要说你的人民想念你?明确:表达了一种反复倾诉怀念之情。
我们的”就是“你的”,破折号与反复并用,强调爱戴之情2. 朗读第二至五节,思考下面的问题1)这四节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明确:高山、大地、森林、大海(2) 为何要把总理放到这样的背景之上来写?明确: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表明周总理与山岳大地同在3)找出第二至五节中的细节描写明确:①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②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③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④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4)从第三至第五节的回答中,我们分别可以看出总理对一类人的关心,请问他们是谁?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农民、工人、士兵表明周总理同人民群众一起,为人民辛劳一生3.朗读第六节,思考下面的问题1)思考第六小节同前文(2--5)之间的关系明确:是前四个小节的总结2)这一小节有三个词同第二小节一个词相照应,请找出来明确:“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相照应3) 怎样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明确: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4.朗读第七节,思考下面的问题1)“深情”包含着哪几种感情?明确:悲痛、敬仰、怀念2) “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的什么?明确: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小结: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这一节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形象的描绘5.朗读第八节,思考下面的问题1)“这里”究竟是哪里?明确:祖国大地,人民心里2)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呼应“在哪里”,回答诗歌第一节的问题,使全诗结构完整3)反复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明确:充分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6. 朗读第九节,体会“永远居住”和“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含义明确:永远居住:周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太阳升起的地方:周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二)主题思想这首诗歌高度评价了周总理光辉的革命一生,倾诉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热爱的深情,抒发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总理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三)修辞手法再读诗歌,说说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拟人:诗歌中的山川、大地、松涛、大海是天地万物的代表,诗人赋予它们情感,因为它们是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
这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了浪漫主义色彩,便于表达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的立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反复:①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表达了亿万人民对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无边的哀思 ②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对着森林喊:周总理——”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呼唤声声,使感情抒发得更加浓烈,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层次显得更清晰;使诗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知识拓展反复的修辞手法: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的类型:词语、词组反复或句子反复 、语段反复作用: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与排比的区别: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2、 课堂小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日夜操劳,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3、 课后作业1. 熟背全诗2. 完成《同步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