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登鹳雀楼》说课稿.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徐**
  • 文档编号:615547880
  • 上传时间:2025-09-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登鹳雀楼》说课稿一、说教材  《登鹳雀楼》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课文中配有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三、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本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学生无法亲自感受。

      这样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极富思想感情的范读及壮观的画面带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二)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的特点,采用“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一、二行诗句,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行诗句,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三)读中有悟,培养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诗传诵已久,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到古诗语言的优美,既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

      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点拨: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

      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地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

      现在能完整地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义,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桌伙伴合作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句诗。

      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采访罗高扬:当你跳绳比赛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同学们也可以这样对你说—谁来说?  △采访戴铭君:虽然你钢琴已经考过5级,但老师还想对你说,你猜,说什么?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他的性格豪爽,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

      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精品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精品教案(第二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万花筒 津冀之声》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第1课时 Get ready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登鹳雀楼》说课稿.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桥》优选教案(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培优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优质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培优教案(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每课时培优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第二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每课时精品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