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最全).pdf
41页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每课重点知识梳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每课重点知识梳理班级_姓名_ 1 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xng”,“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诗篇叫田园诗2.理解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儿女:男女当家:忙着自己的事情句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写出大人们的辛苦劳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孩子们解:理解,懂得供(gng):从事傍:靠近阴:树荫诗句意思: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这句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3.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题目中的“稚子”是(小孩子)的意思弄”动词,意思是(玩)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dng)银钲(zhng)2.晓:早晨钲:一种打击乐器诗句意思: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敲成/玉磬(q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3.磬:一种打击乐器穿林响:形容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玻璃:不是指现在的玻璃,而是一种玉石这里运用比喻的写法,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忽”字体会到(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的情感变化诗句意思:敲出来的响声像打击乐器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4.这首诗主要写了冬日的早晨,小孩子从盆里取出冰来玩的情景,表现了小孩子天真可爱、活泼聪明的特点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2.陂(bi):池岸诗句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衔:口里含着漪(y):水中的波纹诗句意思: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咬住了,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3.归去:回去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曲调信口:随口诗句意思:放牛回来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这首诗围绕“村晚”二字,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适的乡村晚景图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 2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1.读准字音蚂蚱 zh啃 kn 过樱 yng 桃蚌 bng 壳割 g掉倭 w 瓜逛 gung 街毛嘟嘟d明晃晃 hung2.会写词语蝴蝶蚂蚱樱桃瞎闹铲地割掉承认拴着水瓢闲逛锄头榆树随意阴凉溜平 明晃晃圆滚滚毛嘟嘟蓝悠悠3.祖父的园子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在祖父的呵护下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怀念课文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1)园子留下的印象(2)在园子里“干活”、玩耍(3)园中的景物自由的(4)玩累了自由入睡4.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色彩鲜艳、景物众多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还有榆树,样样都有,明晃晃的。
5.“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我”在园子里跟着祖父学着干活,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瞎闹,还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玩、用瓢舀水扬水表现出作者天真幼稚、顽皮可爱、自由自在、充满欢乐6.祖父的园子不仅是一个菜园、花园,还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乐园这个园子在作者心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7.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8.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9.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先呼叫”说明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树叶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一就”写阳光下的榆树 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10.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一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11.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瞎闹、踢飞”表现出作者跟随 祖父种菜,淘气十足、天真幼稚、顽皮可爱)12.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太劳累,表 现他对“我”的疼爱)13.“我”在园子瞎闹、玩耍,祖父的三个“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体会到祖父是一个和蔼可亲、慈祥、宽容,有耐心、对孙女充满爱的人)14.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因为在“我”的眼中,园子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一切事物都有情感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1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运用拟人、排比修辞,不仅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园中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其实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16.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运用了反复的句式,让我们感受到园子里所有的景物都很自由快乐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 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17.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寄情于物”3 3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1.题目“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一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者:季羡林作者以“月是故乡明”做题目有什么好处?作者以诗句为题,使得文章富有诗意及画面感,还点明了文章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望月思乡的情感2.开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开头段的作用是:开头简洁、自然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3.结尾“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结尾段的作用是:“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无限怀念之情,还与开头相呼应,再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4.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的经历以及看到的月亮,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5.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1)往事:数星星、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感受:在作者的故乡,大苇坑边的月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2)经历: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优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感受:作者对故乡小月亮的怀念,就是对故乡的怀念6.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不多余因为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构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多余7.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文中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对比和烘托的作用突出了故乡月亮独一无二的美,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8、字词读音浩渺 mio篝 gu 火萌 mng 动无垠 yn旖 y旎 n瑞 ru士澄 chng 澈 ch万顷 qng巍峨莱 li 蒙湖燕 yn 园点缀 zhu9、词语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旖旎:柔和美好巍峨: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加美好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乐此不疲:不知疲倦,沉浸其中碧波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离乡背井: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更有情趣美妙绝伦: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弱冠之年: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mo di):八九十岁4 4梅花魂梅花魂1.梅花魂作者:陈慧瑛,“魂”的意思是品质、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品质、精神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花中四君子”,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2.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个开头有什么好处?(运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梅花,再写想起外祖父,从而引出梅花与外祖父的联系)3.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悄然落泪。
分外珍爱那幅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临别前送“我”墨梅图送“我”上船,并赠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五件事用小标题概括为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感赠墨梅图送梅花绢)4.外祖父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外祖父的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5.外祖父在读这些唐诗宋词时为什么会潸然泪下?(这些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拨动了外祖父思乡的心弦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6.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间接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7.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的神态、语言、动作中,我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所以他对这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8.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作者把梅花与其他的花进行了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 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三个“最 有”运用了排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