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古诗-赏析 _1.doc
1页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古诗-赏析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 李益和苗发、司空曙,都列名“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泼的形象便是黄昏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本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构造全诗的线索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黄昏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风吹来于是,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谊的渴念,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象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可惜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
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照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抱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展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黄昏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那么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维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