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综合活动:纳西华尔兹.docx
2页大班综合活动:纳西华尔兹 活动目标: 1.观赏乐曲,初步体会华尔兹优美、绵长、旋转的风格2.尝试通过语言、动作、线条及颜色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活动预备:音乐《纳西华尔兹》;黑色记号笔、水粉笔若干;彩带、各色水粉颜料;长卷画纸2张活动过程:㈠ 幼儿宁静倾听,感受音乐的旋律1.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2.师:音乐是几拍子的?㈡ 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的特点1.师:让我们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吧!2.幼儿每人拿一条彩带随音乐舞动㈢ 用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1.幼儿自由操作2.展现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线条组合师:你为什么这么画? 你们觉得他画的像什么? 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㈣ 选择与音乐相匹配的颜色在长卷画上绘画1.师:假如要用一些颜色来表现这段音乐的特点,你觉得什么颜色合适呢?为什么?2.选择颜色,幼儿听音乐绘画3.师幼共同观赏,相互沟通㈤ 结束活动活动反思: 最近幼儿园的音控室在幼儿晨间活动时或午睡后都会播放一些轻柔的乐曲有时是钢琴曲,有时是古老的歌谣,更多时候是些叫不上名的曲子优美的旋律在宽大的活动室和走廊间流淌,原本吵闹的孩子好像也宁静了很多,有几个小女孩微闭着双目,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旋转起来。
看来孩子们不仅能观赏颜色剧烈的《狮王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也完全能够理解这种轻柔、平淡的曲子几经比较之后,我们选择了《纳西华尔兹》,由于这个乐曲不仅较好地体现了优美、绵长的特点,又有华尔兹特有的流淌、旋转的感觉,既能吸引孩子,又便于幼儿对表达方式的选择 活动环节的设计也是几经易稿,最初的流程是:观赏——身体动作表现——手指动作表现——画线条表现——选择色块拼贴——选择颜色涂画手指动作原来是为线条描画作基础的,但在试教后发觉手指的运动让孩子的思维受到限制,反而不能在纸上大胆的表现于是选择了用彩带的舞动来引入,既能让孩子在身体动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又让孩子在彩带舞动的轨迹中更直接地观看到音乐的旋律特点,为画线条作铺垫初稿中原还设计有贴色块,目的是让孩子区分冷暖色调的差别,从而更精确 感受此段音乐严厉的特点,但试教后发觉孩子的拼贴选择带有较强的感情颜色,受到他当天心情好坏,个人喜恶的影响,经过思索,我们觉得感受音乐原来就应是极个体的行为,没有适合不适合,不存在对或错,那么色调对比就显得画蛇添足,于是就删减了在一次次的试教中,我们对教案进行了一遍遍的修改,力争将活动设计得完善不过,现在再回过头来端详这个活动,觉得还是过于强调幼儿表现音乐的形式了,让幼儿真正静心观赏好像还是少了些。
在执教的过程中,让我惊喜和感动的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那么细腻、敏感、形象、丰富从他们稚嫩却真诚的言语中,从他们笨拙却极具感情的舞姿里,从他们看似乱七八糟却灵气逼人的绘画作品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颗颗晶莹剔透,俗尘不染的童心他们对音乐的感觉是那么美妙:像小时侯妈妈抱着我吃奶时暖和的感觉;我和妈妈在跳舞;好孤独 噢;水在荡漾;旋转的木马;很感动,想哭;想到十月一日和爸爸妈妈到黄山去玩,大家好快乐;很和善,很温顺;爸爸捉我,我偷偷藏起来,不让他找到……他们对自己画的画是这样解释的:蓝色的水浪线——我好象听到了大海的声音;彩色的毛线团——都晕得快摔到了;一个个黄色的笼子——这里面的小鸟都飞走了;彩色的一片——妈妈带我去采蘑菇,有大的有小的结束活动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围着长卷画不愿离去,有热闹争论的,有指手画脚的,还有在编故事的信任,本次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欢乐的,充实的,仿佛是有着美妙想象的一次奇异旅行而对于作为老师的我来说,还有什么比孩子的笑来得更令我满意呢?所以我也是欢乐的,和孩子们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