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建筑史003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pdf
101页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建筑 自4世纪中叶至15世纪产生资 本主义萌芽之前的封建主义时期, 称为欧洲中世纪此时期宗教势力 占统治地位 欧洲中世纪 历史时期 4世纪中叶10世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文化 不发达 10世纪15世纪:城市恢复、文化发展、建筑复苏, 宗教建筑为最高建筑成就代表 宗教原因 东欧:东正教,东正教堂和拜占庭建筑 西欧:基督教,罗马风建筑和哥特式建筑 建筑特点: 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地方风格浓郁强烈、适应了自 然和人文环境 第七章:拜占庭建筑 融古罗马和伊斯兰建筑风格为 一体,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已的 建筑风格 拜占庭地理历史 地理 5-6世纪:巴尔干、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 埃及、北非和意大利及地中海部分岛屿 7世纪后:仅剩巴尔干和小亚细亚 历史 4-6世纪:皇权强大,建筑繁荣,继承了古罗马建筑 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 7-14世纪:封建分裂,建筑发展缓慢 15世纪:被土耳其灭亡 主要成就 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 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穹顶: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多券之间砌穹顶 帆拱: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与多券之间的 球面三角形部分 希腊十字式: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拱组成的 等臂十字平面 装饰艺术 玻璃摩赛克:蓝色和金箔作底、角度倾 斜、间隙较小、明灭闪烁、色彩辉煌 粉画:墙面做画,时间持久、快捷圆熟 石雕:几何图案或程式化植物 柱头:倒方锥台或自上而下由方变圆 外立面:两种颜色的砖交替砌成水平条 纹,雕刻较少。
代表作品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532 537年) 主要特色 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集中统一 装饰效果:色彩绚丽、灿烂夺目 东欧的教堂 俄罗斯教堂 战盔式穹顶 浑圆饱满、富有生气 南斯拉夫教堂: 层层降低、变化丰富 第八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建筑发展最有特色的地区是法 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建筑风格主 要受罗马风、哥特式和伊斯兰式的 影响 西欧中世纪建筑 罗马风:古罗马废墟上形成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于罗马风发展而成的具有城市 平民色彩的建筑风格 伊斯兰式:形成于伊斯兰国家特有的建 筑风格 主要时期 5-9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西欧混乱, 形成封建制度,基督教发展起来,建筑 极不发达 10-15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推 动了城市建设,技术迅速发展,教会主 宰一切,教堂建筑占主导地位 罗马风建筑 巴西立卡: 长方形大厅,长条形空间,中厅宽且高,侧 廊窄且短,开高侧窗 拉丁十字式: 东西向空间较南北向空间长得多,大厅比圣 坛、祭坛长得多,象征耶稣受难 修道院教堂: 圣坛装饰华丽,南北厅较发达,教堂设钟塔 法国哥特式教堂 教堂向城市发展 建筑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创造性时期,获光 辉成就 哥特式教堂特征 骨架券、飞券、尖十字拱被广泛应用 彩色玻璃镶嵌于骨架中 空间强烈向上冲势 西立面构图定型化 哥特式建筑 暗色露明木构架 墙面填砖抹白灰 开窗大、楼层外挑、屋顶高耸 平面自由、对比明朗、形体活泼一 意大利中世纪建筑 地方特色强、艺术水平高 南部受伊斯兰影响,东北部受拜占庭影 响 公共建筑占主导地位,教堂为历史事件 而建 建筑成就 代表城市 独立式发展 比萨、佛罗伦萨、罗马 非独立式发展 威尼斯、米兰 代表建筑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1-12世纪) 佛罗伦萨主教堂(1296-1470年)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063-1085年) 威尼斯总督府(1309-1424年) 西班牙中世纪建筑 伊斯兰建筑风格一直保持强的影响 代表建筑 哥多瓦大清真寺(786-988年) 塞维利亚的吉拉尔达塔(风信塔)(1184年) 阿尔罕布拉宫(石榴院、狮子院)(13-14 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