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27页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 朝夕教学目标: 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2.聆听歌曲《清晨》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3.聆听乐曲《晨景》 (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 (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5.《渔舟唱晚》 (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并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21653) (7)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随《清晨》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 1.基本音阶123456717654321,回忆手势音阶并跟唱。
2.复习一个升号的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3.找出do、la、sol的位置 三、学唱歌曲《清晨》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请你说说清晨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 2.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范唱歌曲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do、la、sol的位置,并视唱歌曲1-3小节曲调 4.教师范奏歌曲第一乐段曲调,请学生小声跟琴视唱 5.跟老师视唱第二乐段曲调,重点唱准fa的音高6.跟着老师的琴欢快地唱好全曲曲调 7.跟琴小声填唱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以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10.表演歌曲:自选形式表演 11.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活动--以《早晨》为题,自选表现形式来创编 五、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教学反思:第3课时一、复习演唱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复习拍号知识,解析六八拍子的含义 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图式,请学生模仿 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
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 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 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 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 10.二声部合唱 (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1.分声部填唱歌词 12.合唱歌曲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13.歌曲处理(分组讨论、试唱) 三、编创活动 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 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分小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唱吧 编创探究:课下继续和伙伴们一起编创节奏表演歌曲 板书设计:2∕4、3∕4、4∕4、6∕8教学反思:第4课时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 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 三、六拍子指挥 1.跟《晚风》音乐划拍 2.分小组练习指挥动,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展示、评价 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 四、创编活动 1.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可依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 3.相互展示、评价 五、小结: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景吧 板书设计:六八拍指挥图式教学反思:第二课 足迹教学目标: 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2.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积极参与音乐剧的编创活动,主动担任自己能胜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入情感 3.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长》其中一个声部 4.能深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分角色表演 2.体会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用二拍子划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 1. 设问导入:你看到“足迹”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的英雄人物是谁?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谁? 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讲述的历史背景小组内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3.复听歌曲,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并熟悉歌曲说说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 4.再次复听歌曲,一边听一边哼唱歌曲,并用手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并讨论:演唱者是怎样唱出英雄性格的 5.分析歌曲:歌曲分为几句?歌曲的情绪怎样?旋律进行的方式是怎样的? 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聆听器乐曲,说说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的不同 2.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师简介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讲解关于马头琴的传说 3.复听五重奏设问:歌曲的主题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4.再次聆听,提示:主题曲调每次出现在音区、音色、速度及伴奏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可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以上问题) 5.进一步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 延伸:课下收集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其音色特点 板书设计:男低音 马头琴-蒙古族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的第一段歌词 二、学唱《雨花石》 1.简介插图,讲解故事 2.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体会音乐的特点 4.分乐句学唱曲谱前四乐句、后四乐句) (1)教师分部分范唱乐句。
(2)教师弹奏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3)师加入装饰音范唱,生模唱 (4)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5.二拍子指挥图示 (1)师弹奏简单的二拍子歌曲,请学生按照强弱的不同拍击 (2)跟随音乐依照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 (3)按指挥图示,一边演唱歌曲旋律,一边做划拍练习 6.学唱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讨论歌词表达的意义 (3)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填唱歌词 (4)设问: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跟着伴奏,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小结:小小的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却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而又感人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 唱一唱:课下和小伙伴合作,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二拍子指挥图示教学反思:第3课时一、复习演唱《雨花石》 二、个别抽查背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电影故事导入:体弱多病的女教师王双玲在接了一个乱班之后,兢兢业业地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她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2.聆听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3.复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学唱歌谱 (1)视唱齐唱部分,找出乐句的规律(节奏相同) (2)分声部视唱合唱部分 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一声部旋律 ‚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二声部旋律 ƒ说说这部分旋律的节奏特点 (3)分小组合唱两个声部旋律 5.学唱歌词 (1)设问:你怎样长大? (2)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词,歌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长大? 6.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不怕风沙、不拍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 知识扩充:到网上搜索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看一看,挑出你喜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教学反思:第4课时一、复习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背唱《雨花石》 二、个别讲故事,并评价 三、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聆听独唱版歌曲,说一说,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跟着唱一唱,学唱会一到两段歌曲 5.聆听合唱版歌曲,讨论: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6.复听合唱版歌曲,它在不同段落上的速度、力度、音色等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加深对人民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编创与活动 1.聆听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说一说每一段落的情绪、力度、速度的不同。
2.分组讨论,进行音乐剧的编创设计 3.讨论歌曲的主要人物和场景提示: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设计、分配角色 5.根据插图提示,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创表演动作边唱边相互配合,表演音乐剧 6.分组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和改进 五、小结:小小放牛郎,大智大勇,诱敌就歼,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这种崇高品德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唱一唱:怀着崇敬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曲 板书设计:力度-强弱 速度-快慢 角色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首歌曲的学习,使孩子们从革命历史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为了让孩子们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把聆听的三首歌曲,也作为学唱歌曲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