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幼儿园课程概述、目标、内容、实施》.ppt
102页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概述 二、幼儿园课课程的特点 一、 幼儿园课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 本章节了解的重点内容: 幼儿园课程要素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的内涵 • 我国“课程”的词源 在我国,“课程”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如“教护课 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宋朝朱熹在论学时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 ——在此课程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第七章·第一节 一、课程的内涵 • 西方“课程”的词源 在英语中,课程 curriculum 一词来源于拉丁“currere”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 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 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 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第七章·第一节 一、课程的内涵 •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 课程即学习课目或教材(教科书、教材) –计划维度 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 –经验维度 课程即经验 –活动维度 课程即活动 第七章·第一节 一、课程的内涵 定义: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 学习活动的总体 第七章·第一节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陈鹤琴 ——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 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
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 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 张宗麟 —— “幼稚园课程者,有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活动 也 第七章·第一节 •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张雪门 ——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 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 ,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儿园的课程是什 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 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第七章·第一节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幼儿的经验、幼儿的活动、幼儿的 生活是课程关注的重心 第七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小结 • 当前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的幼儿园课程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 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 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第七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对定义的解析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主观学习经验 客观学科教材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第七章·第一节 •对定义的解析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用, 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第七章·第一节 •对定义的解析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 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 课程的组成部分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第七章·第一节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评价 课程的构成 要素 第七章·第一节 二、课程的要素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1、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学 习者通过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效果。
它决定着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人们实施课程的依 据,也是评价课程的准则 2、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年龄阶段的学习 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 并应该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 态度、和技能的学习 3、课程组织:是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序列予 以编排,构成比较可行的教育方案或计划的过程 4、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 课程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依据课程计划而组织 幼儿活动的过程 5、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 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课程评价的 目的是了解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便调整、改 善课程,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以上各要素中,通常将确定课程目标、选择 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称为课程的设计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形成了课程编写的循环系统,他们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促进着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七章·第一节 五、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活动动性与直接经验经验 性 游戏性 生活性 三、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无论是内容 还是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幼儿的学习特点和 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生活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幼儿园的 课程。
2、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 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这也是区别 于小学教育学的又一特点要防止“小学化”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是在活动中学 习的,只有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 解性的学习 v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 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奇奇笨拙地解 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 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 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 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 ,相信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 ,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奇奇说: “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 幼儿园课程与其他阶段的课程相 比有哪些不同?它具有什么特点? v 资料链接: 本章小结 本节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课程的类型 (2)幼儿园课程类型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充分理解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 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 动的总和。
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各种课程类型 你认为在幼儿园中,应该给孩子提供哪些课程内容 ?为什么? 课后实践作业: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课课程目标标与教育目标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幼儿园课课程目标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对幼儿在一 定学习习期限内的学习习效果的预预期 在教育系统统中,幼儿园课课程目标标与教育 目的、教育目标标构成一种目标层级标层级 关系,它 们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参见见下图图) 第七章·第二节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目标层级关系图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课程宗旨 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长远目标 幼儿园年龄班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中期目标 学期教育目标同上 月(周)教育目标幼儿园近期目标 一日活动或一个具体活 动的目标 课程的具体活动的目标 v1、表述的角度,要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v2、明确用表述目标的类型 v3、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 不要交叉重复 第七章·第二节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以下所列举的目标是从哪个角 度来表述的? 表述的角度 Ø “帮助幼儿主动同周围的人们交往,培养 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 Ø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Ø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 中快乐、自信; Ø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生活用语 。
表述的角度 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 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 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 习应该达到的发展 设定理由单元总目标活动名称活动目标 幼儿最喜欢玩 沙、水和黏土 沙、水这类材料 可以变幻出各种 活动 本单元之设定 主要的是来探讨 沙的颜色、性质 及用途,并培养 玩沙的良好习惯 ,满足幼儿玩沙 的兴趣,激发幼 儿的好奇、创造 以及仔细观察事 物的态度 1.认识沙的颜色 、性质及干沙与 湿沙的不同 认知) 2.认识沙在日常 生活中的用途 (认知) 3.喜欢利用沙来 做各种造型活动 情感) 4.养成分工合作 与收拾整理的习 惯情感与行 为技能) 5.养成仔细观察 的科学态度 情感) 活动一:认识沙 活动二:干沙与 湿沙 活动三:漏沙与 量沙的游戏 活动四:沙画及 沙的装瓶配色游 戏 活动五:立体造 型 1.观察后能说出沙与石头的同 2.能认出沙的颜色 3.能仔细观察事物 1.会把干沙加适量的水变成湿沙 2.能利用晒干或烘干的方法,使湿沙变 成干沙 1.知道筛过后的沙不含杂物,可使漏斗 中的沙流畅 2.能利用唱歌或数数来计时,比较大、 小口径不同的漏斗流出等量的沙所需要 的时间不同。
3.能利用小量杯量沙,说出两个粗细不 同的杯子哪一个装的多,哪一个装的少 1.能利用口径不同的漏斗画出粗、细不 同的线条 2.能利用不同颜色的沙莱作画 3.能利用沙来做色彩的搭配装瓶游戏 4.能有始有终地进行活动 5.能与同伴合作做活动后的整理 1.知道干沙不可做立体造型 2.知道湿沙可做立体造型,但干了以后 会松散,没有保存性 单元名称:好玩的沙 第七章·第二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三、评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标准 二、引导导教育教学过过程的方向 一、制定教育教学计计划的依据 幼儿园课程目标与中小学课程 目标的有何本质区别? 幼儿园课程目标与中小学课程目标 的区别: v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并不 明显,课程目标更具整合性,对 幼儿更具一般发展性 v 资料链接: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充分理解幼 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v 1、访谈一位幼儿园园长或教师,了解他(她) 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认识 v 2、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 容,具体分析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所涉及 的结构内容与表述问题。
课后实践作业: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 一、幼儿园课课程内容与课课程目标标的关系 二、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第七章·第三节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于依托 v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 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 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 基本行为方式 第七章·第三节 (一)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 v 1、含义: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本的 知识 v 2、幼儿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 (1)生命活动必须的知识 (2)有利于幼儿解决基本的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 (3)为今后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打基础的知识 (4)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知识 (5)为成长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公民奠基的知识 第七章·第三节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基本知识 1、与幼儿的健康、安全有关的知识 2、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规则的意义等 3、基本的数、量、形、时间、空间概念、 语言等 4、如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常见事物的名称、 属性、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等 5、如简单的环保知知识。
1、含义:关于基本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和经验——既所谓 “做”的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 基本行为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第七章·第三节 (三)基本态度 1、含义:情感态度指的是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它构 成行为的动机,影响人的行为 让幼儿饭后漱口,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小朋友认为 自己吃得东西很干净,所以不愿意漱口 有一幼儿园老师做一小实验,用杯子接小朋友的漱口水, 另外几个杯子盛清水,让儿童去观察这两种不同的水 儿童观察发现开始两者区别不是很大,隔几天后发现有漱 口水的杯子里很脏…… 当孩子们发现了这一现象以后,该教师请幼儿园医生来解 释这种现象 慢慢地,老师发现孩子们能够自觉坚持饭后漱口了!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v 案例中教师的目的是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