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优秀实用课件).ppt
80页文言词语和句式,一、文言词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 从殆当道得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假间见解就 举绝堪克类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要宜遗贻易 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详见文言文译注附录,(一) 一词多义,文言实词,爱,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 古今异义,文言实词,古今异义,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突然出现;今义:冲出,强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这个人;今义:多指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腹犹果然,2.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古义:泛指一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词义扩大,词义缩小,金就砺则利先帝不以臣卑鄙,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变化,(三) 通假字,文言实词,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通假字,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占通假的大多数),终老不复取(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莫(暮)春者,春服既成,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举酒属(嘱)客,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将军身被(披)坚执锐,(四)偏义复词,文言实词,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偏义复词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 方”,此处只取“园”之意,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的区别,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 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D解析 A. 存亡:偏义在“亡”,“存”是衬字B.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C.出入:偏义在“入”,“出”是衬字D.孝:善事父母悌:敬爱兄长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就贬损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他是非:偏义复词,偏义于“非”,非议、贬损以为:认为才略:才能、谋略),(五) 词类活用,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词类活用,,名 词,,动 词,,形容词,,其 他,,,,,,动 词 名词,,动 词 使动,,为动用法,数词活用作动词,,名 词 动词,,,,,,,,,名 词 作状语,,名 词 使动,,名 词 意动,,形容词 名词,,形容词 动词,,形容词 使动,,形容词 意动,,,意动,名词的活用,,动词,,作状语,,使动,,,,,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名词 动词,1、名词名词名词,例:天雨雪,2、名词代词,例: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副词(遂、不、弗、既、乃、已等)名词,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所 名词,例:若属且为所虏,5、能愿动词(愿、欲、敢、肯等) 名词,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名词 动词,6、名词介宾短语/补语,例: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7、名词 + 而 + 动词,例:惑而不从师,8、动词+ 而 + 名词,例:顺流而东,,总结: 1、名词与名词连用(3或2个名词) 2、名词后面带宾语或补语 3、名词前加能愿动词 4、副词后的名词 5、“所”后边的名词 6、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请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为动词的名词 1、籍吏民,封府库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项王复引兵而东 5、朝服衣冠 6、云青青兮欲雨 7、范增数目项王 8、二月青草已芽1、籍:登记 2、王:称王 3、罾:用网捕 4、东:向围 5、服:穿上 6、雨:下雨 7、目:使眼色 8、芽:发芽,,意动,名词的活用,,动词,,作状语,,使动,,,,,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规律1:表比喻,表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像+名词(影子)+那样+动词(跟随),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用对待兄长的方式规律2:表动作行为的态度,可译为 “用对待的方式”“当作一样”,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名词 作状语,,规律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状语可译为: 用(拿、以、靠),规律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翻译要加上介词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规律5: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趋向, 可译为“向、朝”“在” “从”,卒廷见相如,在朝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规律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频率, 可译为“在/当” “每” 表示情况逐步发展, 可译为“一天天(月月、年年)” 如:而刘病日笃(一天天),总结: 1、名词+动词, 名词未作主语则活用为状语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 状语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并解释: 1、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操军破,必北还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像“狐狸”那样鸣叫 2、像鸟张着翅膀那样 3、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 。
4、用箕畚,表示方式 5、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6、向东;向北动词的活用,,名词,,使动,,,动词 活用为 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译为:到的人译为:埋伏的人(伏兵)实战演练: 1、追亡逐北 过秦论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过秦论,动作名,逃亡的人动作名,收藏的珠宝,规律总结: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2.用作名词常出现在并列结构中; 3.前面有“其”、“之”字意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使动,,,,,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用作动词的规律 大体相同形容词 动词,规律1:能愿动词(能、欲、足、可)+形容词 例:火尚足以明也 译为“照明”,规律2:形容词+代词(之、我、其、吾) 例:亲贤臣,远小人 译为“亲近、疏远”,判断依据:用表示性质状态的词来表示行为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译为“吹绿”,,形容词 动词,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善待,译为:偏爱,译为:善于,译为:变小变弱,,规律3:形容词+宾语(有时其后不带宾语),规律1: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 名词,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译为:贤能的品德,2.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译为:瘦弱的身体,,规律2: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1.将军身披坚执锐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3.君安与项伯有故?,4.瑜等率轻锐继其后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译为:长处;短处,译为:旧交情,译为:轻锐的部队,译为:圣人;愚人,规律总结: 1.在“其”“之”的后面,活用为名词 2.处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1、义不杀少而杀众 2、四美具,二难并 3、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4、小学而大遗,1、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2、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3、旧:旧交情 4、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并解释:,特殊动宾关系,,使动,,为动,,,,意动,,使动用法图示为:,所谓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 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译为“使怎么样”,“让怎么样”,动词 活用为 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使活,或意译为救活,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译:使归,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译:使来,或意译为招来,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译:使承担,或意译为救活,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春风又绿江南岸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译:使绿,或译为吹绿,译:使尊,或译为位居尊位,译:使固,或译为固定,译:使破,或译为撞(砸)破,,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齐威王欲将孙膑译:使复活,使长肉,译:使住在,或意译为安排住在,译:使称王,或意译为称王天下,译:使为将,或意译为任命为将领,普通名 词活用为 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徐孺下陈蕃之榻译:使放下,方位名 词活用为 使动,意动用法图示为:,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 ,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例如:一人横行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纣王一个人在天下横行霸道,武王认为这是羞耻形容词 意动,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对感到奇怪,译:以为羞,对感到羞耻,译:认为奇特,译:认为奇特,名词 意动,以为侣;以为友,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