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平移中的数学.doc
3页综合实践—平移中的数学1、数学活动:平移中的数学问题情景: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矩形纸片的剪拼”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1,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ABC和△EFD.操作发现:(1)如图2,将△ABC和△EFD重叠在一起,固定△ABC,将△EFD沿斜边AC向右平移(即顶点E在斜边AC内移动),连接BD、BE、DA,四边形BDAE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它的面积 (填“变”或“不变”);如果不变当∠C=∠DEF=30°,AC=10cm时,四边形BDAE的面积为 .(2)创新小组在(1)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如图3,当顶点E移到AC边的中点时,请判断四边形BDA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多维小组提出,在矩形ABCD中,若AB=1.5,BC=2,如图4,固定△ABC,将△EFD沿射线CB方向平移acm,DF与AC交于点M,过点M作MN⊥AB于点N,使四边形MNBF为正方形,求a的值请你解答此问题;(4)请你参照以上操作,将图1中的△ABC选一个方式固定,平移△EFD,在图5中画出平移后的构造出的图形,标明字母,说明平移及构图方法,写出你发现的结论,不必证明。
图1 图2 图3 图5 图4变式:操作发现:(1)若ED与BC相交于点G,取AG的中点M,连接MB、MD,当△EFD纸片沿CA方向平移时(如图c),请你观察MB、MD的长度,猜想并写出MB与MD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2)在(1)的条件下,若∠BCA=时,求出∠BMD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当=45°时,△BMD是什么三角形? 2、数学活动:探究图形平移中的线段数量关系问题情景: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观察发现:(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2)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一条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交BC边于点D,过点D作DE⊥直线BA于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 的长度关系,猜想并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拓展延伸:(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移(点F段AC上,且点F与点C不重合)时,①直接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②若AG:AB=5:13,BC=,求DE+DF的值.变式:操作发现: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CA方向继续平移(点F段CA的延长线上),点D段CB的延长线上(如图4)时,直接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目标检测在△ABC中,AB=AC,AC⊥BA,M为BC边中点,一等腰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P在BC边上移动,两直角边分别与AB,AC交于E,F两点且斜边与BC平行.(1)在图1中,当三角尺的直角顶点P恰好移动到M点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ME与MF满足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2)当三角尺的直角顶点P沿BC方向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ME与MF满足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BC方向继续向右平移到图3所示的位置(点P段BC的延长线上,三角尺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与△ABC的两边BA,A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且点P与点C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