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学期江苏丰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doc
6页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丰县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入答案纸上或填涂在答题卡是1.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条”,其主要意图是A.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B.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 C.表示对中国人民友好 D.扶植在华的代理人2.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D.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3.下列对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厉惩办德国战犯,实现德国战后民主化 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C.敦促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并归还中国领土 D.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建立联合国4.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以二战期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为历史背景的,诺曼底登陆 A.发生在雅尔塔会议召开之后 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C.实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D.参与行动的有英美苏等多国军队5.二战后,出现美苏对峙新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B.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C.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6.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是 ①朝鲜战争 ②印巴分治 ③纽伦堡审判 ④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7.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指 A.美国、俄罗斯、西欧 B.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日本、西欧 D.苏联、日本、西欧 8.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①日本 ②匈牙利 ③捷克斯洛伐克 ④波兰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9.20世纪80年代,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A.文化观念的变化 B.国家名称的变化 C.民族构成的变化、 D.社会制度的变化10.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红蓝白三色旗冉冉升起。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A. 1917年 B.1922年 C.1990年 D.1991年 11.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积极推进北约东扩,同时又加强与日本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 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 ④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推动经济金球化的主要力量是 A.跨国公司 B.市场经济制度 C.国际金融 D.新科技革命13.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14.世界多极化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主要是因为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15.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兴产业是 A.电力工业 B.化学工业 C.信息产业 D.机械制造业16.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有关的是 A.坐飞机旅游 B.乘公共汽车上学 C.打问候朋友 D.上网发电子邮件17.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中国制造,这说明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平等 B.高新技术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18.下列周王在位的先后顺序是①周武王 ②周厉王 ③周幽王 ④周平王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19.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土地不能买卖 C.耕种者要交纳租税 D.诸侯臣下可以世代享用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瓷器最早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 B.“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C.西周时期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D.战国时期对哈雷彗星作了最早的记录21.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政策暗中反抗 B.抑商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 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商业发展 D.从商易于致富22.春秋时期从“贡赋”到“赋税”的转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分封制崩溃 B.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D.诸侯的义务加重23.右图文物是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它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A.养牛业发达 B.牛耕的使用 C.铁器的使用 D.对牛的崇拜 24.春秋时期,私田逐渐增加,其主要条件是 A.变法运动的开始 B.社会人口的增加C.铁器、牛耕的出现 D.统治阶级的提倡 25.战国百家中最有实力的两派是 A.儒、法 B.法、道 C.儒、道 D.儒、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3小题36分。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日本军国主义者无条件投降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或其前后,总会有些不甘心挫败的军国主义残余分子及日本右翼势力,要在东京的靖国神社前进行一番祭祀表演……靖国神社里面不仅陈列着众多侵略者的牌位和山本五十六大将等人的遗像,而且在其“宝物遗品馆”内还保存有写着“武运长久”字样的太阳旗,天皇命令日军侵占上海的诏书,日军用过的军服、武器、军旗及日军在作战中“玉碎”的图片资料等物。
日本于“二战”中失败宣告投降后,靖国神社虽脱离政府管辖而成为宗教法人,但它仍与日本皇族保持着密切的暧昧关系日本右翼势力继1958年将“二战”中已死的乙、丙级战犯入祀靖国神社后,又于1978年秘密地将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决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及在关押期间病死的另7名甲级战犯,也入祀靖国神社由前述可知,东京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专门悼祭侵略者亡灵的地方它不仅含有宗教性,而且更具有政治性——是日本政府颂扬其过去侵略行径和鼓吹对外侵略有理的陈列馆也就是说,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是个宗教问题,而且更涉及到日本政府应如何对待以往的侵略历史及其战争犯罪的政治问题日本政要膜拜靖国神社,就是在继续宣扬其对外侵略的丑恶史 ——周光梁《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写出导致日美交战的历史事件2分)“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指什么?(2分) (2)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是如何推卸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罪责的?它所认为停战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战后五十多年,日本仍存在否认战争罪行的不可思议的事实,你认为深刻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予以说明。
2分)(4)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为何都强烈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在巴格达宣告成立这是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成员国利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它的成立意味着自19世纪末以来被西方称为“七姐妹”的七大石油公司垄断世界石油产业和石油贸易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了欧佩克”的石油减产、提价政策,左右着世界石油的供应情况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海湾地区大国,石油储量居世界首位,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在该国1/2的土地上拥有开采权20世纪60年代以前工农业都十分落后,财政支出要靠朝觐税来维持,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2%,粮食产量只能满足本国需要的1/10……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石油收入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年增至1042亿美元……从70年代末起,沙特的石油发展战略从单纯增加原油产量转变为控制原油产量,注重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同时努力使经济多样化,政府投资兴建钢铁、海水淡化、发电、建筑材料及各种轻工业……政府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75~1979年、1980~1984年)中,大力发展农业,兴建水库和排灌工程。
仅用了10年时间,耕地面积就扩大了14倍,到1985年,粮食自给有余,尚可出口材料三 据统计,到1982年,海湾诸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储备),沙特有295亿美元,科威特有59亿美元,阿联酋有32亿美元,而一些非石油生产国却负债累累例如,1981年黎巴嫩负债9.6亿美元,1983年苏丹外债80亿美元,突尼斯45亿美元,约旦23亿美元……伊朗、伊拉克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因他们人口多,消耗大,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海湾国家例如伊拉克只及科威特的三分之一阿拉伯人都接受伊斯兰教“均贫富,等贵贱”的观念,在他们看来,石油财富是真主赐给全体穆斯林的财富,而它被少数国家、少数人独占享用,这是不能容忍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下卷)回答:(1) 从材料一看,西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了哪些共同措施?(4分)(2) 从材料二看,沙特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4分)(3) 从材料三看,西亚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60年代苏联工业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