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项目管道安装方案(最全).pdf
12页污水处理项目管道安装方案污水处理项目管道安装方案1.8.11.8.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管道主要包括给水管、 排水管、 污泥管、 空气管、 排砂管、药剂管、污水管等管道的材质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普通钢管、铸铁管、镀锌管、UPVC 管(聚氯乙烯管)等本工程中构筑物较多,施工中与土建交叉作业多,地下管道碰头多,并且口径大,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都高相对来说,本工程的管道焊接工作量小, 而土方和接口工作量较大1.8.21.8.2、本工程的管道标准及规范、本工程的管道标准及规范GB5028-201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83-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29-2010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 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52-2010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1.8.31.8.3、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以及作业条件的准备等,其具体内容是:1、熟悉与本工程有关的建设文件,了解工程特点和施工总体要求。
研究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适用规范,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工作,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要商定解决办法, 并在施工图会审纪要中反映出来;2、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图预算和用料计划;3、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要求规划本专业工种的临时设施和施工用场地的布置4、根据土建施工进度情况组织劳动力进场施工5、按施工要求组织机具、材料进场6、由工程项目经理和有关技术负责人组织进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明确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安全措施、 新技术及新材料、 新工艺的施工方法等, 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注重现场施工管理,对已进场的劳动力和机具、材料根据施工条件进行合理有效地调度使用,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建立起文明施工秩序,完善施工资料积累和传递机制1.8.41.8.4、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1.1 给水管安装1.1.1 管槽开挖(1)管槽开挖以直线为宜,槽底开挖宽度为管径+0.30m遇到管道在地下连接时,应适当增加接口处槽底宽度,管道槽底宽度不宜小于管径+0.50m,以方便安装对接为宜2)管道埋设时最小管顶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应小于 0.80m。
b、埋设在人行道下时,不应小于 0.60m3)当横穿车行道达不到设计深度时,应采取敷设钢制套管的措施进行保(4)管槽必须转弯时,转弯角度不宜过大,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允许弯曲半径 R(mm) D50530D 50D160550D 160D250575D(5)人工开挖管槽时,要求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尖锐物体沟底可以有起伏, 但必须平滑地支撑管材, 若有超挖时, 必须回填夯实1.1.2 管道连接给水管道连接有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热熔连接又分热熔承插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 电熔连接分为电熔承插连接和电熔鞍型连接我们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方式施工,它的主要步骤有:(1)材料准备:将管道或管件置于平坦位置,放于对接机上,留足 10-20mm 的切削余量2)夹紧:根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3)切削: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4)对中:两焊管段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 10%否则,将影响对接质量5)加热:对接温度一般在210-230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时间冬夏有别,以两端面熔融长度为 1-2mm 为佳。
6)切换: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7)熔融对接: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 2-4mm 为宜8)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9)对接完成:冷却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重新准备下一接口连接10)同种材质的给水管材和管件之间应采用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熔接时使用专用的热熔或电熔焊接机具1.1.3 安装施工(1)安装前检验管槽是否达到安装要求,然后查看管道外观有无明显凹陷、裂痕、擦伤、划伤,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更换2)在管道弯头、三通、渐缩接头、消防栓等处均用 C20 砼设置混凝土支礅,法兰阀门用砖砌支礅加固3)给水管与金属管道、阀门、消防栓连接时,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或专门的法兰连接4)在管路隆起部位或上坡地段均应设置排气阀,以减小气、水混压对管道的冲击管道与排气阀的比例设计为1:85)由于管材本身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伸缩性,所有管道安装均未考虑伸缩节的安装1.1.4 回填夯实管道安装敷设完毕,待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止槽内积水造成管道漂浮,如有积水,应想办法排尽。
2)对石方、土石混合地段的管槽回填时,应先装运粘土或砂土回填至管顶 200-300mm,夯实后再回填其它杂土3)回填必须从管两侧同时回填,回填一层夯实一层4)管道试压前,一般情况下回填土不宜少于500mm5) 管道试压后的大面积回填, 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1.2 排水管道安装技术措施1.2.1 楼层管道系统的安装宜在墙面粉刷结束后连续进行施工当安装间断时,敝口处应临时封闭1.2.2 立管和横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横管伸缩节应采用锁紧式橡胶圈管件,当管径大于或等于 160mm 时,横干管宜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形式立管:层高在4 米内时,设一个伸缩节,层高超过4 米时,伸缩节间距不能大于 4 米横管:从立管中心算起,横管长度超过1.5 米时应设第一个伸缩节在无顺水三通的直管上,每隔 34 米应设一个伸缩节1.2.3 与金属管连接时,宜采用专用配件,当采用水泥捻口连接时应先将插入承口部分的外侧, 用砂纸打毛或涂刷黏胶剂后滚粘粗黄沙,插入后应用油麻丝填嵌均匀,用水泥粘口与钢管、排水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配件1.2.4 立管检查口按设计要求设置其高度距离完成面1 米。
检查口的位置和朝向应便于检修 当立管设置在管井或横管设置在吊顶内时,在检查口和清扫口位置应设检修门1.2.5 横管坡度设计无要求时,DN50 为 0.025,DN75 为 0.015,DN110 为 0.012,DN125 为 0.01,DN160 为 0.0071.2.6 排水管管道穿越外墙时,应采用防水措施,必须按照给排水的有关规范施工,确保不渗不漏1.2.7 铺设埋地管时,管沟底部应平整,无突出的尖硬物宜设厚度为 100mm150mm 砂垫层,垫层宽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2.5 倍,其坡度应与管道坡度相同 管沟回填土应采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至小 200mm 处,压实后在回填至设计标高1.2.8 埋地敷设的管道应经灌水试验合格且经工程中间验收后,方可回填回填应分层,每层厚度宜0.15m,回填土应符合密实度的要求1.2.9 与土建单位要协调配合,共同保证工程不发生渗漏管道及卫生器具穿过楼板处、地漏周围,要用细石混凝土灌注密实,要认真填补,并全数试水,确保不渗漏管道穿越楼板处为非固定支承点时,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 并应采用 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灌注密实,浇注结束后,结合土建完成面,过楼板套管应高出完成面 510cm, 在管道周围应筑成厚度不小于 20mm, 宽度不小于 30mm的阻水圈,进行试漏。
1.2.10 高层建筑内明敷管道当设计要求采用防止火灾贯穿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 110mm 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 500mm 的防火套管, 且应在防火套管周围筑阻水圈2)管径大于或等于 110mm 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 300mm 的防火套管, 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长度不宜小于 200mm3)横干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管道穿越墙体的两侧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 500mm 的防火套管1.2.11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做通水和灌水试验并将结果填表记录,确认无渗漏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1.2.12 管材按要求尺寸用钢锯垂直割锯,用锉刀除去毛边并倒角,倒角不宜过大, 粘接前必须进行试组装,光壁钢管连接时,剂量要符合要求; 螺旋消声管采用专用配件连接时先将配件螺纹盖松开和垫圈、密封圈一起套进管材上并在管材上做插入深度记号, 然后插进配件上并留一定空隙作管材伸缩作用,再把配件螺纹盖紧固即可钢管固定件的间距如设计没有要求时,一般为管径的 10 倍 在层间敷设时,每层设置 1 个支承件(支承码) 1.2.13 管道支、 吊、 托架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且涂防锈油。
管道在首层或地下室安装时, 规格在110mm以上及100mm 应采用龙门钢支架,规格在110mm 以下单独横管采用“L”钢支架,原则上配套的支持码用于垂直靠墙使用用镀锌 U型码做卡码时,卡码套胶管,管道与角铁接触部分垫胶片,以利与管道的滑动1.3 室内排水系统的灌水、通球、通水试验1.3.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作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1.3.2 满水 15 分钟水面下降后, 再灌满观察 5 分钟, 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1.3.3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少于排水管管道的 2/3,通球率必须达到 1001.3.4 排水管道必须畅通,内壁光滑,无缩径;试验球可顺利通过主立管、排水干管,到达第一个市政检查井,系统管道畅通无阻塞现象1.3.5 排水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 灌水、 通球试验均达应到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的要求后,整个系统作通水试运行,并作相应的文字记录1.4 阀门、水表安装1.4.1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 10,且不少于 1 个。
对于安装在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 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5 倍; 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1 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 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1.4.2 水表安装应水平放置,安装在便于检修、不易暴晒、污染的地方,表壳距墙面净距为 10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尺寸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阀门要按图纸要求的位置进行安装,安装前要进行严密性试验,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按规范的要求不渗漏才算合格1.5 电气安装1.5.1 电气配管(1)电气配管前,技术人员应与土建、安装专业进行详细图纸会审, 了解现场布置情况, 以及电气配管是否与安装专业设备、 管道、结构等位置相矛盾,以免施工后产生矛盾,造成返工2)钢管连接处全部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 1/2, 连接后的螺纹外露宜为2-3 扣, 螺纹的表面应光滑,无缺损3)钢管采用桥架侧单侧接地,在电缆敷设前要将钢管接地 ,严禁在穿上电缆后的钢管上进行焊接4)暗配管连接处焊跨接线,刷沥青漆防腐,明配管的连接处抹电力复合脂,以保证电气管路的接地可靠5)钢管配完后应及时密封管口,防止进入杂物。
6)电气配管质量要求:口无毛刺和尖角,管口应有护线帽或做成喇叭口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 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 1.5电缆管应安装牢固,支架间距不宜超过 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