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doc
13页1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具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二、 小数的意义1、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 3 页)2、 小组交流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014、 以 1 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1 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 米5、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2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 3 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 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五、 作业:第 6 页 1-5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 位 位 位 位 · 分 分 分 数位位 位 位…… 千 百 十 个 · 十 百 千 …… 分 分 分 计数单位之 之 之一 一 一3第二课时 测量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二、分组测量1、注意:二个人一个小组,一个人测量,一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 4 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2、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3)数学书的封面长 23 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3 米”?(4)教室门长 2 米 3 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三、拓展1、第 8 页试一试第 1 题,一只军舰鸟的体重约 1 千克 500 克,翼长 2米 1 分米,骨骼重 113 克用小数怎么表示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2、练习第 8 页练一练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5第三课时 比大小(一)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1、 小组讨论:9.87 和 9.90 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2、 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张华比李明表现好,得 9.96 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第四位选手是王平我们一起来关心他的成绩:评委说,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们猜猜他可能得多少分呢?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 9.8 和 10.1 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第 4 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6四、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五、作业练一练 第 10 页 2、37第五课时 比大小(二)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练习过程:一、 听算练习1、 比大小2.36( )2.63 5.7( )5.07 6.22( )6.2192、用小数表示下面的数7 分米= 米 850 克= 千克7 元 3 角 5 分= 元 3 千克 50 克= 千克二、 课堂练习1、 P10 页第 5 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的意思,2、完成 P11 页第 6 题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后汇报3、完成 P11 页第 7 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集体订正三、 作业8第六课时 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二、重点练习1、第 12 页第 1 题你是怎样想的?怎么样迅速找到 1.5 的位置?你是怎样确定 C 点表示的是什么数?你对这条线怎么看?2、第 12 页第 2 题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怎样评判?飞得时间越长成绩越好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3、第 13 页第 5 题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4、第 12 页第 3 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5、第 12 页第 4 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三、游戏第 13 页数学游戏四、总结9第七课时 购物小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和小数打交道,最常接触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买完东西,我们就会拿到一张电脑小票,见过吗?有没有在超市买东西出过错误的?二、探究方法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列算式:1.25+1.41 怎么算呢?(让学生拿出学具——计数器自主合作探究)4、指名说说怎么借助计数器计算的——个位上的数相加,十分位上的数相加,百分位上的数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5、怎么验算呢?你是怎么算的?6、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竖式计算,怎么算?——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7、通过核算,说明什么?(这张电脑小票是正确的)三、巩固应用10第 15 页练一练 1、2。
四、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五、拓展第 15 页练一练 3、411第八课时 量体重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 45 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 33.4 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二、探究计算方法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2、讨论:怎么算?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 可以怎么写?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三、巩固与应用1、独立完成第 17 页 1、42、第 17 页 2、5四、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第 17 页 3、612第九课时 歌手大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CCTV 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 9分) 、综合素质(满分 1 分)两项,5 号选手的专业得分 8.55 分、综合素质得分 0.88 分,总分:9.43 分;9 号选手专业得分 8.65 分,综合素质得分 0.40 分。
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二、自主探究方法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高多少分怎样计算?2、检查反馈(注意方法的多样化)三、巩固应用1、第 18 页试一试 1、2四 练习课堂1、第 19 页 练一练 第 1、3、5 题五、作业第 19 页 练一练 第 2、4 题13第十课时 练习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训练2、笔算(注意练习有连续退位的减法)10-2.85二、重点探究1、第 20 页第 3 题注意观察前六排的规律2、第 21 页第 7 题让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3、第 21 页第 6 题4、第 20 页第 4 题 三、总结,布置作业第 20 页第 1、2 题,第 21 页第 5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