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下册《争吵》教学反思 乌兰浩特市高丽.doc
3页15《争吵》的教学反思——乌兰浩特市兴安一小 高丽《争吵》是本单元各课课文中的心理描写部分篇幅最多、最为复杂的一课,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这也是三年级小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所以,在课前,我通过微课先领学生回顾和梳理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心理描写的重点之后,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片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让一个人的内心说话?使学生认识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描写之后,通过日常身边较浅显易懂的小例子,给学生讲解了常用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课堂上发现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课文时,能够找出“我”和克莱谛争吵过程中的表现(即内心活动),帮助他们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节省了很多时间二是联系生活实际,这一课让学生学会努力把人物的心理写具体、写真实《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教学本课,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在课前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微课助力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心里变化,上课时再深入合作学习、点拨、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能够深入学懂课文,并掌握文章的重点写作方法——心理描写我设计了随堂共读的阅读练习——《小石匠病了》,节选自《爱的教育》中的一篇(略作删减),我把其中的一个情节,设计了一次心理描写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一篇带多篇,使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进行合理想象,训练学生的写作三是采用指导朗读,感悟人物美好品质的方式,重点就两人主动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如“偷偷地看”、“瞟”等动作的词语,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动作,在联系文本深入领会人物的的内心世界,以及当时小主人公的矛盾心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由于课文是援助的基础上有了删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阅读感受对于错误的理解,老师应该引领他们去辨析和审视主人公当时的情景而去深入体会如,在课堂上学到1——3自然段的时候,就有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我”因为嫉妒而与克莱谛发生了争吵,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再次讨论而是学生的阅读理解产生了正确的结论如果不遇到类似事情,即使同学们课堂上朗读的再好,理解课文再透彻,也可能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孩子学习暂告结束。
因此,依据新课标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应该是我们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