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38页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技术,其发展趋势往往决定着产业的整体发展走向近年来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显著提升,从早期的普遍不足100W·h/kg提高到2020年的普遍在180W·h/kg左右,进入2021年之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更是进一步实现突破,宁德时代、LG、松下、比亚迪、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固态电池2021年10月上市交付的美国某豪华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为832km,成为全球首款续驶里程超过800km的量产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在2021年1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10批)中,广汽埃安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续驶里程达到1008千米,2022年1月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超过200W·h/kg、续驶里程超过1000千米的在售纯电动汽车,此外蔚来、比亚迪、上汽等整车企业都计划在未来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汽车自燃率虽然低于燃油车,但动力电池一旦起火,极易产生爆炸,造成远高于燃油车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动力电池企业除了提升电池性能之外,还积极在电池安全领域创新:2020年3月比亚迪率先发布主打新能源车辆安全的刀片电池,可以轻松完成针刺试验,首先搭载于旗下的汉车型,比亚迪汉上市以来销量节节攀升,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电池起火事故;2021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顺利通过针刺热扩散试验,实现电池包针刺不起火,旗下车型至今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2021年9月长城汽车发布大禹电池,可实现电芯化学体系全覆盖,任意位置的单个或多个电芯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保证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率先搭载在旗下沙龙汽车产品未来动力电池安全性将会显著提升,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驾乘环境 除了动力电池技术之外,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保障技术,充换电技术一直在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巨大提升,其中保时捷在2018年9月推出最高功率可达350kW的超级充电技术,可以实现普通家用纯电动汽车在15分钟内充至80%电量,特斯拉、蔚来、小鹏的超级充电桩可以达到180~250kW的充电功率,实现30分钟内充至80%电量,但即使是最快的保时捷超级充电速度目前仍然不及燃油车加油,并且由于涓流充电造成最后阶段的充电速度明显放缓,实际的充电时间可能更长,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与燃油车加油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近年来兴起的换电池(简称换电)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新方式,蔚来汽车和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可以实现5分钟以内完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几乎追平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是目前解决里程焦虑的最有效方法 (摘编自袁博《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有删改) 材料二: 在国家、地方的支持以及各参与方的积极推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首先,充电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滞后、使用效率低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明显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充电网建设滞后,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新能源汽车车桩比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日常运行要求另一方面,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所占据,充电位被当作普通停车位来对待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充电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限于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维护以及对充电设施的有效管护机制,综合导致低下的利用率,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使用负担,甚至动摇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其次,一些地方的配套支撑仍需加强第一,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视,发展路径仍不清晰,配套支持政策也有欠缺,对于部分区域的先进模式推广不足,如万帮充电模式在北京、上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缺乏有效的推广第二,权、责、利关系没有处理好,在城市建设及相关规划中对充电基础设施考虑不足,对居民区、社会停车场等安装困难的场所协调推动不够,充电基础设施财税支持政策与电动汽车支持政策不匹配,导致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第三,充电网络尚未充分互联互通,已建设的充电桩主要是为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都是独立的“孤岛”,车主在寻找充电桩、支付过程中面临困扰,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浪费了很多公共资源 最后,电力供应缺乏顶层设计一方面,随着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大量充电负荷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更新迟滞现象仍待解决,并且大规模充电导致电力负荷增加,迫切需要对电网电力增容,电网改造亟须明确责任方另一方面充电网与电网仍缺乏有效融合,充电设施的无序建设将会增加电网负担、扩大峰谷差值,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电网的安全将受到一定威胁 (摘编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其发展态势对行业整体发展趋向有决定性影响,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致力于此。
B. 众多动力电池企业在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已经取得突破,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进一步实现突破成为可能 C. 动力电池企业在电池安全领域积极创新,这是因为动力电池极易产生爆炸,导致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远不及燃油汽车 D. 尽管新能源车企研发的充电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与燃油车加油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充电桩和充电站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日常运行要求 B. 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常被非电动汽车占据,这降低了充电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率,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推广也有一定的影响 C. 由于地方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忽视,没有处理好权、责、利关系,充电网络未能充分互联互通,浪费了很多公共资源 D.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对电网进行增容和改造充电设施建设应当有序进行,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性 3.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应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的一项是( ) A. 多元发展电池技术,建立纯电汽车使用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等的互补发展模式。
B. 在无线充电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并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突破 C. 创新充电服务模式,确保电力供应,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 D. 合理规划发展路径,指定配套支持政策,积极推广和发展先进的充换电模式 4. 两则材料采用了不同的行文结构,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5. 比亚迪汽车研发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具有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的电混架构其核心部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ehs双电机、dmi超级混动刀片电池,以及一系列车辆控制系统等这项技术的问世可以解决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的哪些痛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①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是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依然冷清! ②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
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是原先的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还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③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都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④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做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⑤那天天气阴晦、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
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过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当时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⑥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
